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南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来源:学。科。网]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7)九万里风鹏正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9)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抓住莺歌燕舞,描绘早春明媚春光,给人无限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它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B.《回忆我的母亲》和《背影》都是朱自清先生写的回忆性叙事散文。 C.《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央视节目《朗读者》,精心挑选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 《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自身的故事同样精cǎi(A.彩 B.采)。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历,却有着深沉的【甲】(A.底蕴 B.内涵)在里面。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儿子之间的矛盾、隔阂,乃至冲突,与观众【乙】(A.分享 B.共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以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A.gài B.kǎi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根据拼音选出正确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精cǎi(A.彩 B.采) 感慨(A.gài B.kǎi ) (2)给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 句: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对《春望》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望中所见,描绘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睹物伤感,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痛。 B.颔联借对花鸟的感受,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C.颈联写因战乱,长安城大火持续了三个月,致使家信无法及时抵达,所以“家书抵万金”。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诗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