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万州二中高一上期10月考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0分钟 试卷满分:0分)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卡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作为诗人情感思想的对应物,在一些诗人的笔下被描绘成静态的,因而缺乏生命的动态。而在有的诗人笔下,通过情感的驱动,化物体的静态为动态,使其具备一种流动的美感。徐志摩的诗大多属于后者,他着意追求意象的动态化,使本来相对静止的东西活动起来而具有流走的动感,进而使诗歌也具有动态之美。
徐志摩善于用化静为动、以静写动和寓动于静的方法去构建动态美的画面,而这画面往往因在静中注入了动的血液,因而使诗歌愈加清新、活泼、充满生气。
化静为动是徐志摩创造诗歌动态美的重要手法。《她是睡着了》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少女的睡态,本是安谧、宁静的,但诗人抓住少女“可爱的漩涡”这一静态特征,用荷盘中颤动的露珠作比,从静态中写出轻盈的动态,使读者在少女如“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的睡态中,感觉到她在“朝阳里”将是如何像“水仙”那样鲜艳芳菲。《山中》一诗,写静夜里诗人在院中思念山中的恋人。在那月华如水的静夜里,诗人却想要“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去“吹醒群松春醉,在山中浮动”。面对情人静谧的窗口,诗人不忍打扰熟睡的姑娘,只愿化为一片碧叶,掉在她窗前,“轻柔如同叹息”。诗人在苦心经营了一个极其幽静的环境后,又将笔峰轻轻一转,抓住“一针碧叶”掉下发出“如同叹息”般的声响这一动态,使整首诗充满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流动美。在徐志摩笔下,“秋雨在一流清冷和秋水”里从“憔悴的秋柳”的“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见“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的情语(《私语》),“树上的叶子”会与作者的心在无言的交谈中同病相怜,天上的星星也会在夜半时分爬上树尖与他的魂灵对话(《变与不变》)。
徐志摩还善于以静写动,即以客观环境极度的静谧来反衬自己心灵空间的大波澜。如在《再别康桥》中,极静的气氛中荡漾着诗人对康桥的恋恋不舍之情。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全部浓缩到诗中那富有个性特色的意象之中。诗的开头就很别致,轻轻的来,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一切都是“轻轻的”;结尾部分,理该放歌而又不愿放歌,这一宕荡叙尽了诗人对母校的深情。“笙箫”与“悄悄”、“夏虫”与“沉默”本来是几乎不能够调和在一起的,但诗人偏偏要把这对立的事物串在一起,“悄悄”也就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如通人情似的也不鸣叫。这静寂的气氛愈加烘托了诗人异常强烈而深沉的依依别情。
寓动于静是徐志摩创造诗歌动态美的第三个手法。诗人往往会通过对静的描写,使人产生联想。而这种联想就能使诗歌产生动态美。在《难得》一诗中,虽然诗中的两位朋友在清寂的夜里“只静静的坐对着炉火,只静静地默数远巷的更”,“一双寂寞的灵魂”“无言的相对”,此时此刻,万籁俱寂,一切仿佛都已睡去,然而从那默默地为口唇干裂的朋友递去的那一杯白水中,从添上了几块煤后的一炉红焰中,读者会联想到,在两位朋友如此“无言的相对”后面,蕴藏着何等的默契,包含着何等的深情。而正是这样的联想,使诗歌不再单调死板。 (节选自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某些诗人的笔下,作为诗人情感思想的对应物的意象被描绘成静态的,因而缺乏生命的动态。
B. 在《变与不变》一诗中,“树上的叶子”会与作者交谈,天上的星星也会在夜半时分爬上树尖与作者的魂灵对话。
C. 在《她是睡着了》一诗中,徐志摩描抓住少女“可爱的漩涡”这一特征,用荷盘中颤动的露珠作比,从静态中写出了动态之美。
D. 在诗歌中,徐志摩善于用客观环境的极度静谧来反衬自己心灵空间的大波澜,这是他常用的以静写动的手法。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徐志摩往往是无意识地追求意象的动态化,这使本来相对静止的东西活动起来,具有了流走的动感。
B. 在《山中》一诗中,诗人不仅变成了月色,还化作了清风,想要“吹醒群松春醉,在山中浮动”。
C. 在诗歌中,徐志摩往往喜欢通过对静的描写来使人产生联想,而这种联想则会使诗歌产生了动态美。
D. 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笙箫”与“悄悄”、“夏虫”与“沉默”是完全不能够调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州省黔南州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贵州省黔南州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月月考试卷.doc
- 贵州黔东南州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辽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
- 辽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
- 辽宁沈阳二中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
- 资阳市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doc
- 辽宁沈阳二中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doc
- 辽宁省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市万州区高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数).doc
- 重庆市万州区高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数).doc
- 重庆市九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市九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市九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阶段测试(二).doc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二)考试数学试卷.doc
- 重庆市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