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因此藻类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 2. 下列四个成语所涉及的动物,均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鹬】【蚌】相争 B. 【鸡】【犬】不宁 C. 【虎】头【蛇】尾 D. 【蛛】丝【马】迹 【答案】B 【解析】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为恒温动物,其它动物为变温动物,所以题干中:马、犬、虎属于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鸡、鹬属于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蜘蛛属于昆虫,蚌属于软体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因此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鸡][犬]不宁。故选B。 3. 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D 纲 科 目 种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4昆虫属于3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属于1动物界。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4. 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  ) A. 烟草根周围的土壤水溶液 B. 烟草周围的空气 C. 腐烂的烟草叶 D. 烟草的活细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靠从这些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一旦离开了活的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所以,烟草花叶病毒必须寄生在烟草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选D。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5. 在我国特有的动植物中,将银杉和珙桐分成一类,将金丝猴、朱鸚和中华鲟分成另一类,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  ) A. 界 B. 科 C. 属 D. 种 【答案】A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银杉和珙桐属于植物,因此将它们分成一类,金丝猴、朱鸚和中华鲟属于动物,因此将它们分成另一类,这两类区别很大,分别属于不同的界,所以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界。 6. 科学家将某细胞的一种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花细胞内,培育出了抗虫棉,这利用(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蛋白质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科学家将某细菌的一种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花细胞内,培育出了抗虫棉,这是对基因多样性的应用,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7. 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迁地保护濒危植物 C. 就地保护濒危植物 D.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故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8. 生命起源过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B. 硫化氢、甲烷 C. 氨基酸、核苷酸 D. 蛋白质、核酸 【答案】D 【解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