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
* 新音乐歌声初成 沈心工与李叔同 授课人:张国岚 同桌的你 童年 学堂乐歌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学堂乐歌 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 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 19世纪末,在维新变法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1902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新式学堂纷纷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意识到,如若不想再被欺负,只有“学夷以制夷”。只有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才能了解我们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头赶上,缩小差距。 体操—兵操 黄河 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之一, 歌曲号召儿童们“来做兵队操”, 歌曲浅显易懂,意味深长。 该曲是为抗议沙俄侵略扩张行径而创作,是沈心工创作歌曲中最有影响的一首。全曲一字一音,铿锵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 沈心工(1870-1947),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上海人。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902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1首乐歌《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 李叔同(1880—1942)音乐家、戏剧活动家。原名广侯,字息霜。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 。 1898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起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先后在天津、上海任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祖国歌 作者根据民间曲调老八板填词而成,也是我国为数较少的以民间音乐来填词的歌曲之一。歌词以精练得笔墨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情怀,号召国民传承民族精神、同仇敌忾,为和平而战,为胜利而庆。 由于曲调采用民间的音调,因此歌曲琅琅上口,唱起来更觉亲切、动听,这首歌在当时曾受到广泛的欢迎 送 别 曲:【美】J·P·奥特威 词:李叔同 你听过这首歌曲吗?它的词曲作者是谁? 你对这首歌曲的总体感觉是怎样的? 听一听,想一想 自主创作 自主创作 在《送别》的曲调上进行填词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