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温暖孩子的心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师德温暖孩子的心灵.doc

让师德温暖孩子的心灵 单位:新乡县朗公庙镇朗公庙学校 作者:张万慧 联系电话地址:新乡市新乡县朗公庙镇朗公庙学校 让师德温暖孩子的心灵 教育德为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师者从业的首要要求就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最为著名的一句话,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刚踏入教师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一直严于律己,时时把师德放在首位,溶于教学行动中,让师德温暖学生的心灵。 学生是纯净善良的孩童,心灵犹如白纸,对孩子的教育更要慎重严谨。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是啊,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却是神圣。 在教学工作上,我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问题,加上自己的揣摩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特色教育法,就是“以柔克刚,以刚促学,刚柔并济,激励前行”。对待学生不能拔苗助长,只能循序渐进,调皮倔强的孩子,用爱心感染他;拖沓懒惰的孩子,用刚性督促他;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想办法激励他。其首要前提,就是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会尽最大量照顾到每个学生,考虑他们的听课状态、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为了达到高效课堂,我采用了“小组学习互帮激励竞赛法”,把全班按片区分为八个小组,分设一名小组长,视各小组表现情况,参与程度来进行奖惩,学习投入的小组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苹果”奖励贴,贴在光荣榜相应的小组位置上,集够一定数量,就可以满足一项合理的愿望。这个方法不仅激励了获奖的小组,也调动了其他小组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很喜欢,都愿意参与进来,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喜欢有趣的、新颖的教学环境,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呵护。而我们有时疲于创新,疲于应付,琐事渐多,而渐渐忽略了孩子的心里诉求。为此,我们就要带着“仁爱之心”,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成才,让爱满天下,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这就要求教师言行如一,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言行也是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曾写有一副这样的对联:“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好老师绝不是单纯传授学生知识的,而是通过他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启示,引导他们迈进全面成长的大门,这也正是师德的启示作用。 师德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引领上,也展现于教学态度的方方面面。教师的教风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学生也会形成严谨的学习氛围;教师活泼开朗、古道热肠,学生也会变得活跃、乐于助人。如果教师责任感缺失,待事马虎、敷衍了事,学生也将变得爱推卸责任,做事虎头蛇尾。要想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老师就要不断上进,成为“四有教师”,为国为家多做贡献,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愿这句话成为勉励自己和所有教学工作者的金玉良言、行事准则。文 - 汉语汉字 编辑词条 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 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 (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 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