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70外大连南翼回采作业规程
XXXXXX煤矿
(回采)
作 业 规 程
工作面编号:1241
编 制: 周 雨
采 煤 队: 叶春模
生 调 科: 胡正明
通 安 科: 樊照海
机电副矿长: 幸乾义
生产副矿长: 莫光明
安全副矿长: 刘晓琴
总工程师: 周 雨
矿 长: 吴智平
编制时间:二0一二年 四月
目 录
一、工作面概况 1
二、简明地质 1
(一)地质构造 1
(二)煤层赋存情况 1
(三)水文地质 1
(四)瓦斯 1
三、工作面生产系统 3
(一)工作面通风 3
(二)出煤系统 3
(三)运料及行人系统 3
四、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3
(一)采煤方法 3
(二)回采工艺 3
五、顶板管理 5
(一)工作面支护说明 5
(二)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支护 5
(三)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 5
六、安全技术措施 6
(一)工作面回采 6
(二)工作面支护 7
(三)采空区处理 7
(四)工作面通风、瓦斯、煤尘及防火管理 7
(五)放炮及爆破材料管理 8
(六)防治水 10
(七)安全监测监控 10
(八)工作面传料。 12
(九)煤质管理 12
(十)其它 12
七、循环方式及作业形式 13
(一)循环方式 13
(二)作业形式 13
八、劳动组织 14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十、避灾线路 15
附件:
1、会审签字栏
2、学习签字表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位置及相邻关系
该工作面位于矿井+270m水平南翼外大连煤层,+334m以上阶段已回采。工作面按连续式布置,以+270m主斜井见煤点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回采至井田边界。见插图1-1
2、采面规模,见表1-1
表1-1 工作面规模参数表
煤层走向(度) 煤层倾角(度) 斜长
(m) 走向长
(m) 煤溶重
(t/m3) 煤厚
(m) 地质储量(wt) 可采储量(wt) 回采率
% 19~22 47~52 105 200 1.4 0.28 0.85 0.7 85.5 二、简明地质
(一)地质构造
工作面位于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煤系,从现有资料结合上水平回采情况分析,区内无大的构造影响,但煤层局部有变薄或增厚现象。
(二)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赋存于须家河组第五段,单层厚度0.28m。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底板为褐黄色薄层状砂岩。
(三)水文地质
矿区内主要主露地层为三叠纪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和须家河组,其中嘉陵江组地层在地表被侵蚀后形成槽谷,是地表水汇集区,须家何组上、下煤组层理发育,致地表水能浸透至井下,岩层间局部形成岩溶和破碎带,直接导通地表水。另外,+334m回风巷以上采空区局部积蓄的老窖水可通过层理裂隙及破碎带渗入现有水平。因此,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疏排水措施,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治水灾。
(四)瓦斯
从明月峡背斜瓦斯赋存规律来看,须家河组煤系瓦斯释放程度较高。从本矿已采阶段结合邻近矿井同层回采瓦斯及瓦斯等级鉴定资料分析,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小于10m3/t,但必须建立可靠有效的瓦斯管理制度及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供氧,以防发生事故危及作业人员安全。
插图1-1 工作面布置及系统图
三、工作面生产系统
(一)工作面通风
本矿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工作面风流由主斜井经+270m主石门→煤层运输巷→工作面→+334m煤层回风巷→总回风平硐→风井→地面
(二)出煤系统
原煤由工作面经下煤眼→+270m煤层运输巷→主斜井→地面
(三)运料及行人系统
作业人员及工作面所需材料由地面经主斜井→+270m主石门→+270m煤层运输巷→工作面
四、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
1、采煤方法
该煤层属急倾斜极薄煤层,Ⅳ类顶板,根据矿井条件,结合小煤矿生产技术能力,采用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走向长壁到台阶采煤法回采,工作面在阶段内按连续式布置。缓慢下沉结合矸石充填法管理顶板。详见插图4-1 工作面采面方法图
2、支护材料及支护形式的选择
工作面控顶区内采用圆木支柱配以柱帽或贴板组成顺
山棚子支护,柱帽长0.4m,宽0.2m,厚度大于0.05m。支护柱、排距均为0.8m。
(二)回采工艺
1、落煤方式
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原煤在工作面内自溜。详见插图4-2(工作面炮眼布置图)及表4-1(工作面爆破说明书)
2、装运煤
工作面原煤自溜至工作面溜煤眼内,在+270m半煤岩巷放煤装车,人工推车至
插图4-1 工作面采煤方法图
+270m井底车场,经主斜井绞车提升至地面翻卸。
3、采高
工作面采全高见顶、底板支护
五、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支护说明
1、工作面采用倾向2-3排控顶,最大控顶距2.4m,最小控顶距1.6m,矸石充填步距0.8m(即1排)。由于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