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树植物学知识与松树文化
松树的植物学知识1、松树的科属
松树属裸子植物门松科。裸子植物门叶多为针形、线性或鳞形,常称针叶树。因大小孢子叶不形成子房,胚珠裸露,故称裸子植物。裸子植物门包括银杏树、松树、杉树和柏树。
2、松树的种类
松树在全球范围内有100多个品种。比较著名的品种有油松、雪松、马尾松、黑松、赤松、白皮松和樟子松等。在我们沂山主要有黑松、油松、赤松、雪松和落叶松。
3、油松和黑松的区别
在很多资料中,把油松和黑松当作同一个品种,说油松又名短叶松、黑松。实际上油松和黑松还是有区别的。油松最大的特点是大而平顶,即长成大树后树冠的顶部是平的,枝条平展或微向下垂。黑松则一个劲拔高,长得老高了,上头仍然冒着一个尖。另外,油松的冬芽是红褐色,黑松的冬芽银白色;黑松的球果圆锥形、卵形或卵圆形,油松的球果卵圆形。
4、松树品种在沂山的分布
古松群和万亩黑松林以黑松为主,部分油松。玉带溪中段有一片赤松林。雪松在玉皇顶停车场附近比较集中。落叶松多分布在大寨河内李家林一带。另外在槐谷旅游公路边有白皮松一株。
5、有资料记载的名松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南山寺殿后洞上峭壁有一棵古松,树龄已达3000年,被认为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树;
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东侧有株油松,已经800多岁,当年被乾隆皇帝封为“遮荫侯”;
另外较为著名的松树还有黄山的黄山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泰山的五大夫松。
6、“山前橡子山后松”和“一镢松”
山前橡子山后松: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沂山林场初建时流行的一句俗语,指为追求速度营造纯林的一种造林方式。当时荒山面积大,造林任务重,造林品种较为单一,经常一面山坡只栽一个树种,如橡子树或松树。却也因此给后人留下了万亩黑松林和十里槐谷等独有景观;
一镢松:指沂山林场建场初期一个叫徐镇西的技术员总结出来的“一镢松”栽植法。最早发明这一办法的是沂山周边村里的一个造林模范辛照银。其基本方法是移植一年半的松苗,用大镢直刨一深坑,再把镢头撬起,先插入幼苗后取出镢头,将苗略微上提,使根部得到舒展,然后侧着镢头把土拍实。切忌用镢头直砸,以免伤根。深度要比地面深3—5指为佳。这种方法宜选择阴雨天气,在土层较好的山坡,随起随运随栽,成活率高。却也因此增加了劳动强度,一到了下雨天就往山坡上跑。当年的造林工人,必备的劳动工具除一张镢头外,还有一件蓑衣,一个苇笠头,常常是一场雨下来,绿了一面山坡,工人们个个滚成一身泥。
与松有关的国学知识
松涛和与之相关的诗词典故 在古人诗词中有许多与松风、松涛有关的句子。如王维的《酬张少府诗》: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田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字摩诘,诗清而弥腴,淡而自远。这个人信佛,晚年过着逃避现实的隐居生活,又是个画家,擅长清淡自然的水墨画。所以后人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皆有禅意。象他的这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境界清新、高远、自然、淡泊,是完全可以入画的。
还有一首是刘长卿的《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也是一首结合涛声来写琴声的诗作。邱为有一首叫《寻西山隐者不遇》的诗,里面有一句写松涛的诗,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同样流传千古,成为传诵不衰的名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叫寒山的和尚曾经作过这样一句诗,叫做“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这个寒山可是大大有名的。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名诗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座寒山寺就是因为这位叫寒山的和尚曾在庙里做住持而得名的。
另外,还有两位历史名人因为喜欢松树爱听涛声而更加有名。一个叫陶弘景,是南朝梁时的药物学家,曾整理和修订了古代药物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写成《本草经集注》一书。这个人是个松涛迷,说:“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还有一个人是清代的大才子张潮。他有一段妙论,叫做筑台以邀月,堆石以邀云,种花以邀蝶,植柳以邀蝉,栽松以邀风……栽松树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听涛声啊!而且这位张潮还是一位十足的松树迷。他还有一段话是“以松花为粮,以松实为香,以松枝为塵尾,以松阴为步障,以松涛为鼓吹,山居得乔松百余章……”,已经到了不可一日无松的地步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