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版必修五 第三单元测评
粤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评
第Ⅰ卷(39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啜(chuò)泣 慑(shè)服 恬(tián)淡 无声无臭(xiù)
B.觊觎(jì) 瞥(piē)见 蓓蕾(léi) 游目骋(chěng)怀
C.杳(yǎo)然 傀儡(l?i) 笑靥(yè) 倜傥(dǎng)风流
D.吮(shǔn)吸 畏葸(sī) 哺(bǔ)育 玉骢(cōng)难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酣睡 郁郁寡欢 直接了当 甜言蜜语
B、襟袖 聚精会神 含辛茹苦 名不符实
C、不妨 集思广议 水泄不通 杯盘狼藉
D、烦躁 背道而驰 万劫不复 一帆风顺
3.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全新的载体可以 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②教育部最近经过慎重研究,再次 了《中学生守则》。
③王老师对艺术 怀着挚爱之情,一生 ,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搜集和整理歌方面。
A.激活 制订 一直 淡薄 B.激发 制订 始终 淡泊
c.激活 制定 始终 淡泊 D.激发 制定 一直 淡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连金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认为,足球改革不能干打雷不下雨,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杜绝假球、黑哨、赌球现象的出现。
B.如果求人帮忙做别的什么事,我一定会难为情,不好意思开口,但如果求人帮忙借书,却张口就来,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觉得羞愧。
C.我们当中总有这么一些人,吃饱饭没活干,什么事都要掺和进来,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在干正经事,他们却老在那里敲边鼓。
D.这次印度海啸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海边那座造价不菲的度假屋,顷刻间变成了一堆一文不名的瓦片,令他悲痛欲绝。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①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②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③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④它能浸润成一种氛围,弥漫成一种情调,镌刻成一种记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每题3分,共12分)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竟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 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