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VIP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二 辩证立意 [专题引语]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以“意”胜,这是不争的事实。准确审题,做到文之有“意”,写作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立意深刻、新颖,是一切优秀作文的核心条件。当然,想做到恐非易事。其实,只要我们静而思之,思维深入,做到辩证立意,达到目标不是不可能。 (2017·浙江)题目见专题一“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浙江一考生 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特别注意画线句子中的三个词:而、却、只。这可不是寻常的转折词,背后包含着该考生的勇气和质疑精神:不盲目顺从作家,不同于其他考生尽说“心灵之书”。 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在“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 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专业与高深? 关键理由。 “因为我读过书,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风骨。”“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些隽永之句早已阐释了“有字之书”对人风骨的涵养与熏陶,又何需那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两段两个反问句,作者的质疑精神尽现矣!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过分强调了“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而忽略了“有字之书”背后的深刻意蕴。进一步讨论,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明让我们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强迫症般地一定要将概念完全厘清。掩藏在各种“定义”“概念”之下的其实是一种谬误,其以反理性、反逻辑、反秩序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而社会环境更是其有力帮凶。各类“心灵鸡汤”“成功的十大秘诀”“一百个生活智慧”等层出不穷。盲目地屈从人们的喜爱而不加以辩证思考的社会环境会将我们的国家带领到何处? 再探原因,原因有内有外。 有理论高度。 韩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写道:“我们的观光旅游不过是将电视媒体,他人口中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印证与残渣式的咀嚼。”书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已镌刻于“有字”的经典之中。何以要舍弃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去追求无形的荒谬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当然,我并非否认“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重要性。只是它早已融化在“有字之书”中。那么为何还要舍弃我们易于亲近的文化母体,反而盲目追求他们咀嚼的残渣? “当然”一词转得好,它意味着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否定,体现了“反者正之”“一分为二”的辩证立意。 后三个反问句的使用,不只是质疑精神的体现,更形成了语言特色。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 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也许早已沦为平庸中的一员。反观周有光先生,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 事例支撑理由。 《乌合之众》中曾有言:“群众的意识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当众人一味沉浸于“三本大书论”时,我们更应擦亮双眼,借“有字之书”品味人生百态。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有字之书”绝非放在玻璃橱窗里供人观赏的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命脉。, 点出了“有字之书”的本质。  亮点点评 对于这篇考场作文,阅卷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这篇文章的亮点如下:(1)独辟蹊径,别出心裁。面对材料中的“三本大书”,考生并不是一味地去同意作家的观点,将三本大书并列而提,而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人生只需‘有字之书’”,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表现出考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2)善于挖掘,层层深入。作者认为“读三本大书”的观点显得刻意与褊狭,因为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里了。然后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内部原因主要是“有字之书”对人的风骨的涵养与熏陶,外部原因主要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的“作祟”,两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证,层层深入,最后加以总结,说理较为透彻。(3)文辞典雅,底蕴深厚。本文的语言非常典雅精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论述过程中,不仅引用了歌德、海明威、韩少功等人的名言名句,而且引入哲学、美学等思想,使得文章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显示出深厚的底蕴。 阅卷专家的评语足矣!可是,编者禁不住饶舌几句。今年作文题中有一句很关键的写作要求之语: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评说”,意思是可以赞同,也可以质疑。可放眼望去,那么多考卷,哪个不赞同?哪个敢言不?幸好有此文,让浙江考生的批判性思维不绝。从写作技法上看,这位考生深谙“反弹琵琶”的立意之道。 文章的灵魂在于立意。元代陈绎曾说过:“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