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与工薪差距-Ceibs
国际贸易与工薪差距
许斌
一、引言
关于国际贸易对工薪差距(wage inequality )影响的研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
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之一。1本文对这个文献作一个综述。在展开讨论之前,有两点先
说明一下。首先,国际贸易对工薪差距的影响是经济全球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一个部分,后
者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问题。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经济全球化还包括
国际金融等其它领域,在本文中不会涉及。同样,工薪差距是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收入分配还包括非工薪收入的分配,在本文中也不会涉及。第二,对工薪差距的研究吸引
了不同领域的众多经济学家。本文的综述将偏重国际贸易领域经济学家的研究。
工薪差距指不同技术水平(或教育程度)的劳动者之间工资收入的差距。最简单的分类
是将一个国家的工人分为高技术工人和低技术工人两组。用 wH 代表该国高技术工人的平均
工资,wL 代表该国低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这个国家的工薪差距可以用高技术工人平均工
资和低技术工人平均工资之比(wH/wL )来衡量。因为这个比率反映了高技术能力的超额报
2 至于如何定义高技术工人和低技术工人,研
酬,因此又被称为技能溢价(skill premium)。
究者可以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数据可获得性来确定。例如,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工
人可定义为大学文凭以上的劳动者,而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工人可定义为高中(或初中甚至
小学)文凭以上的劳动者。在缺乏教育程度数据的情况下,高技术工人还可近似地定义为不
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non-production workers )或者白领工人;低技术工人则可近似地定
义为生产线上的劳动者(production workers )或者蓝领工人。如果数据充分,在进行实证研
究时可以用对工薪差距不同的度量做敏感性分析。
为什么最近十几年工薪差距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工薪差距
在许多国家呈扩大化的趋势。先看美国。图 1 显示了美国制造业 1967 年至 1996 年非生产性
工人工资和生产性工人工资之比所衡量的工薪差距。从 1967 年到 1982 年的十五年间,美国
1 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和其它国家工薪差距上升趋势的研究最早来自劳动经济学家,包括 Mincer
(1991),Bound and Johnson (1992),Berman, Bound and Griliches (1994)等。之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吸
引了包括 Bhagwati, Baldwin, Davis, Deardorff, Feenstra, Findlay, Jones, Krugman, Leamer, Neary, Rodrik,
Trefler 等众多著名的国际贸易学家以及 Wood 等发展经济学家的参与(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他们的文章)。
2 英语中 technology, technique, skill 在经济术语中代表不同的意义,但中文一般都译为技术。较准确的定义
应该是:Technology 指投入和产出的技术联系,它和经济变量(例如要素价格)没有关系。Technique 是指
技术方法,它和和经济变量相关,例如劳动密集型生产方法是和低工资相关联的生产方法。Skill 是指技术
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基本上还是沿用约定俗成的称呼,将 skilled workers 译为高技术工人。
1
制造业的工薪差距从 1.6 下降到 1.52。而从 1982 年到 1996 年的十五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工
3作为获取高技能的回报,高技术工人的工资理应高于低技术工
薪差距从 1.52 上升到 1.72。
4 美国 1982 年前的十五年间工薪差距呈下降趋势,
人的工资,所以工薪差距应该高于 1。
一般被认为对美国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有正面意义。但 1982 年以后美国工薪差距的迅速上升,
则被视为是一种负面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工薪差距的上升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
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发生。表 1 显示了 1978 年至 1988 年 28 个国家的工薪差距变化率。
在 9 个高收入国家中有 8 个国家工薪差距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手册-节约能源园区.PDF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DOC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化学教学试验中心-复旦大学.PDF
- 原子荧光检测土壤中砷铅汞的解决方案1仪器简介2试验部分-博晖创新.PDF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张晋芬pdf-化学教学试验中心.PDF
- 原子雷射与光学雷射.PDF
- 原铝生产过程中四氟化碳CF4-WorldAluminium.PDF
- 厦门万里石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报告摘要.DOC
- 厦门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厦门大学教务处.PDF
- 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之限售股份解除.PDF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