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专题练案7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专题练案7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人教)大一轮复习:专题练案7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Word版含解析

专题练案7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本练案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用时36分钟 一、接轨训练(18分) (一)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分。 (9分每小题3分) 公章古称官印,是行使权力的信物,故又有“印信”的别名。从古书记载来看,官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关于官印起源,汉代《春秋合诚图》里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尧与太尉舜坐在舟中泛游,忽然,一只凤凰飞到他们面前,将背负的图书交给尧。这图书装在一个赤玉匣子中,长三尺,宽八寸,上有黄玉检斗,用绳子捆扎,两端用泥封固,并加盖了“天赤帝符玺”的印章。这说明,印章最早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出现的。 官印的规格经历了从紊乱到齐整的整饬过程。《古玺汇编》中战国时的官印,一颗编号为0007的“君之信玺”的边长才两厘米半,另一颗编号为0227的“左禀”印章的边长,倒有三厘米。而《封泥汇编》中的两汉官印,不仅低级官印比高级官印大得多,其印面形制也“百花齐放”,有的极为方正,有的近似长方,有的四角呈弧形,还有圆形和椭圆形的,估计多为因材治印,逮到一块什么样的材料便做成什么样的印面。至于印文的书写以及自左分行还是自右分行的排列方式,同样是五花八门,无章可循。 官印的设置和保管是十分谨慎的。宋代《职制律》关于机关申请置印的规定:“诸官司应铸印记,先具以某字为文,保明申所隶,再行审验,关申尚书礼部。”如因旧损需换新印者,“给讫限,当日以旧印申纳尚书礼部棰毁”。也有先锉去印面一个角,集中销毁的。作废公章仍完好保留在世间这种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 官印的使用程式及责任人员,也有严格规定。以唐代中书门下即政事堂的“堂印”为例,凡需要用印的公文,必须经主管长官判署、签押,并经誊写、校对后,再由“堂头”(相当于政事堂的办公厅主任)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盖印。 明朝宣德年间,御史李浚奉命赴浙江钱塘县督办粮储事宜。当地的县令是个阴险狡诈之辈,准备暗中设计陷害李浚,便将一名心腹安插到李浚身边做仆役,伺机偷走了官印。当李浚办公用印时发现官印被盗,便断定与县令脱不了干系。一天晚上,他盛情邀请县令来府宴饮。正当两人酒酣之际,院内浓烟突起,仆人惊慌通报,李浚连忙起身进密室取出印盒交给县令并大声吩咐:“官印重要,请妥善保管,明日送还,眼下救火要紧……”说完不容县令推辞,离席救火而去。捧着空印盒回家的县令坐卧不宁,彻夜难眠,左右为难,越想越怕。第二天只得把那枚刚刚偷来、预谋加罪李浚的官印重新放回印盒之内,小心翼翼将官印完璧奉还。当看到印盒中安放着失而复得的官印时,李浚与县令两人目光对视,心照不宣地笑了。 能做到如此谨慎,自然是达到了“印记不得委其胥吏”的要求。然而,官印也给地方办公带来了麻烦。按照规定,各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派上计吏到京师户部汇报地方年度财政收支情况,经户部审核数目完全符合后,方许奏销。钱谷数字如有分、毫、升、斗“轧不平”,整本财务报表便要被驳回重造。重造报表不难,难的是必须盖上原治署的官印才算合法,这样一个来回,就得多费个把月以至好几个月的时间。不仅增添了上计人员往返奔走的麻烦,也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手续繁琐,逐渐成为大量使用公章的弊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官印”又称“印信”,是官方行使权力时使用的信物,从古书记载来看,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官印了。 B.汉代《春秋合诚图》里关于一只凤凰飞到尧帝面前,将背负的图书交给泛游的尧的记载,证明了印章最早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出现的。 C.尧帝时代,装运公文用赤玉匣子,长三尺,宽八寸,上有黄玉检斗,用绳子捆扎,两端用泥封固,并且加盖“天赤帝符玺”的印章。 D.两汉的官印多为因材治印,印面有的极为方正,有的近似长方,有的四角呈弧形,还有的圆形和椭圆形,低级官印比高级官印大得多。 [解析]以偏概全。汉代《春秋合诚图》里记载的是个例,并不是当时的公文包装都如此整齐划一,更何况这是一种传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由《封泥汇编》中记载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两汉时期,官印的印面形制百花齐放,印文的书写排列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无章可循。 B.官印保管者不能随便将管印交给其他官吏,李浚借救火之机,将官印盒匆匆交给县令保管,其目的在于迫使县令乖乖交出所盗官印。 C.在古代,各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派上计吏到京师户部汇报地方年度财政收支情况,这些收支情况报表必须盖上原治署的官印才算合法。 D.官印使用谨慎,增强了官府行政的严肃性;然而,官印使用手续繁琐,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这些规定只是增添了官吏往返奔走的沉重负担。 [解析]“只是增添了官吏往返奔走的沉重负担”理解不当。原文说“手续繁琐,逐渐成为大量使用公章的弊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