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评价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光现象共22张PPT.ppt

中考新评价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光现象共22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新评价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光现象共22张PPT

* 第四单元 光现象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篝火、蜡烛、电灯、路灯等.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 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和现象. (1)激光准直. (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4-1所示,是日食形成的示意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可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可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 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 m/s=3×105 km/s;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 m/s,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例题1】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4-2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 D ◎易错点 海波溶液加入水中经过搅拌后又会变成单一均匀的海波溶液. 考点二 光的反射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反射过程中光路可逆. 3.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4.面镜 (1)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作用:改变光路、平面镜成像. (2)球面镜:用球面的内或外表面做反射面.图 【例题2】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 m,平面镜CD长0.6 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 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 m D ◎易错点 有些同学会误以为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或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考点三 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例: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例题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A处应是紫光 B. 只有AB之间有光 C.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得较快 ◎易错点 光是一个大家族,既包括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AB之间存在可见光.有些同学会误以为光仅仅指可见光. D 考点四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3.应用: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例题4】(2015·江西)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填“左”或“右”)侧.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左 60° ◎易错点 有些同学会误以为入射光与分界面之间的夹角是入射角. 考点五 透镜 1.焦点与焦距: 焦点(F):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每个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每个凹透镜也都有两个焦点,但都是虚焦点.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如图所示): 【例题5】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4-7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