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矿资源地质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钴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钴既亲铁又亲硫,多呈类质同象分散在其他矿物中,因此,绝大多数钴是铜、镍和铁等矿床中的伴生组分,只有极少部分形成单独的工业矿床。钴矿床的分类无统一标准,共、伴生钴矿床的分类一般服从于主矿。综合有关资料,共、伴生钴矿床可分为岩浆型、热液型、沉积型和风化型四大类。 1.岩浆硫化铜镍(钴)矿 岩浆硫化铜镍(钴)矿(这里括号中的钴代表伴生矿,以下同)是副产钴的重要矿床,此类型钴矿储量约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40%。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于甘肃北部以及吉林南部等地。这两个地区均属于华北古陆块的边缘。岩体与古元古代地层(年龄值大于1719 Ma)呈侵入接触,而岩体单矿物Sm-Nb等时线年龄值为1508+31 Ma,因此成岩成矿时代为中-古元古代。 该类型矿床产于古陆边缘地带,沿超壳深断裂带分布。成矿作用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关系密切。含矿岩体规模不大,其成矿组分的含量远超过一般超基性岩的克拉克值。矿体主要赋存在岩体中,其面积一般可占岩体总面积的50%左右。大多数矿体,特别是主矿体明显具有贯入标志和特征的海绵晶铁构造,因此,成矿作用主要不是就地熔离形成的,而是经过深部熔离后贯入的。也就是说注入深部岩浆层中的岩浆,经过深部熔离作用使成矿物质在不同层次得到不同程度的富集,自上而下为硅酸盐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然后,由于深断裂活动的诱发,导致岩浆房中各种岩浆与矿浆,在深部围压与内压驱动下,沿断裂带上侵并到达上盘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即现存空间中)成岩成矿。 成矿作用分为岩浆期、气化热液期和热液期。岩浆期是主要成矿期,按成因类型将矿体分为就地熔离型、深部熔离-贯入型和晚期贯入型三种,且矿体大多赋存在岩体下部或中下部。气化热液期所形成的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热液期主要对先成岩浆期矿体进行改造、叠加,不单独形成矿体。 赋矿岩石主要为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斜长二辉橄榄岩、二辉岩和纯橄榄岩等。岩浆岩属于苦橄质拉斑玄武岩系列,SiO2和Na2O+K2O较低,Na2O>K2O,Na2O/K2O值为2左右,MgO/(Fe2O3+FeO)值为3~5,多属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岩体中各相带关系比较清楚。同一相带中不同岩石类型常呈渐变过渡关系,并往往呈同心环状分布,基性程度高的岩石分布在中心,向外基性程度依次降低。 该类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方黄铜矿、马基诺矿、墨铜矿、紫硫镍铁矿、褐硫钾镍铁矿以及砷铂矿、自然铂、自然金、碲银矿、金银矿、锡铂钯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顽透辉石、拉长石等。 该类矿床主要实例为甘肃金川铜镍矿床、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矿、内蒙古四子王旗小南山铜镍矿床、四川冷水箐铜镍矿床。 2.夕卡岩型矿床 夕卡岩型矿床的主矿产是铁或铜,伴生有钴。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该类矿床的钴金属储量约占总保有储量的30%。 河北邯郸和山东莱芜地区的中小型铁(钴)矿,这类夕卡岩型铁矿床主要分布在鲁西、冀南、晋中以及苏北、豫北等地。这些地区均位于华北古陆块中部,中生代以来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影响,发生了较为广泛的构造-岩浆及其有关的成矿活动。岩体形成时期延续较长,170~109Ma,而成矿主要在燕山晚期。 在中朝准地台内燕山期深源中浅成的同熔型花岗岩类侵入于中奥陶统为主的碳酸盐岩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接触交代作用与成矿作用。 主要赋矿岩石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含膏(盐)层碳酸盐岩,少数为中-上寒武统与中石炭统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少数位于假整合面、层间破碎带以及岩体的围岩捕虏体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及不规则状,长数十米至数百米;最长近千米。但厚度变化较大,产于假整合面与层间破碎带中的矿体稳定性较高,而产于接触带上的矿体稳定性较差,厚度、形状以及规模变化都很大。 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赤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为透辉石、蛇纹石以及少量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石榴子石、白云石、绿泥石、石英等。 该矿床类型实例主要有河北武安、符山铁矿,山东莱芜铁矿,江苏利国铁矿等。 像湖北大冶这类夕卡岩型铁铜矿床分布于鄂东南地区。该区位于古扬子陆块北缘,元古宙末期与华北陆块对接,后又分离处于长期沉陷状态,接受巨厚的古生代地台型沉积,局部发生铁、硫等沉积成矿作用。晚三叠世末,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再次拼接,使该区盖层发生强烈挤压,形成北西西-北东东向的弧形褶皱隆起带。中生代本区受西太平洋板块活动影响,在北北东-北东向深断裂活动同时伴有北西向和北东向盖层断裂,形成了网格状构造系统和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并有广泛的燕山期岩浆活动及有关的区域性铁、铜、金、硫的成矿作用。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矿体主要产在石英闪长岩侵入体

文档评论(0)

hhh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