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语文北京版必修3精品教案:《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文学常识(莎士比亚和十四行诗)
2.反复品味诗作,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作者运用的拟人和比喻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结构形式的起承转合和诗人浓烈的情感及其转变的戏剧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朗诵、品味
2.介绍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出自哪部作品?(《哈姆雷特》)它的作者是?(请同学介绍莎翁,再补充即可)
二、作者介绍、背景介绍(PPT)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4月23日)病逝曾经做过演员,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等他的《十四行诗集》于1609年初版,共154首莎士比亚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表达个人情感莎士比亚的作品便带有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作品都极力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十四行诗也不例外(强调处)
三、关于十四行诗(PPT放映,简要说其结构重点)
十四行诗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歌谣,因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著名的十四行爱情诗系列而声名鹊起,16世纪传入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意大利十四行诗在形式上一般分为两部分,前八行和后六行(86)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或铺述问题,第二部分解决问题或归纳结论最早把十四行诗引入英语诗歌的是托马斯·怀特爵士,随后亨利·霍华德在意大利十四行诗原有格律基础上进行改进,结构分为三个四行、一组对句(4442)这种改良后的十四行诗称为“英体十四行诗”莎翁是代表诗人之一由于其十四行诗堪称英语十四行诗之最,故英体十四行诗也称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早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友谊、爱情、时间是三大主题其结构多为4442,86次之4442结构中,问题或矛盾常在第一个四行被引入,在第二个四行进行论辩,在第三个四行进一步论辩,直至对句得出结论,警言结束154首诗中,前126首是写给一位叫william的男性青年,该青年被看作是诗人的挚友或爱人诗人歌颂了友人的美貌、聪颖、温柔、高贵和真诚(1-99),也写到了他的踌躇、易变和执拗第125首是诗集前后两个部分的过渡,后面的诗被认为是写给一位“黑肤女郎”诗人歌颂了自己对情人的忠贞,也写到了情人的水性杨花、做作和高傲
四、研习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全诗,并思考:
1.这首诗的结构是什么结构?(4442)
2.请同学简要概述这四个诗节各自的大致内容
(二)分析鉴赏
1.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个诗节,思考这4行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分析
第一行:时运不济,生不逢时,受人冷落
命运的白眼:时运不济(自身内在)(命运的白眼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人们的白眼:别人轻贱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第二行:自己哀悼自己的身世飘零(自身内在)
第三行:大声呼吁,希望可以得到公平但是昊天聋聩,不可能听到诗人的呐喊(与外界的联系)
为什么要用定语“聋聩的(deaf)”,而不直接用“昊天”?
既然是聋聩的昊天,为何还要去干扰?
更加鲜明的传达苍天无眼的悲慨,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窦娥冤》“天啊,你不分黑白何作天?”一样的呐喊呼吁)
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即使是“徒用”也要呼吁,表达强烈的情感符合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性,表达人的情感
第四行:又转向自身,呼吁无果,自怨自艾
1.2体会一下,第一个诗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四行,开篇就叹出自己的不平之气受到不公正待遇,恨自己命运多舛情感浓烈,呼吁、诅咒(curse)等词很有张力(诗人之贫)起
2.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个诗节,思考这4行写了什么内容?思考“另一个”是谁?
第五行:另一个是谁?可能是诗人向往的一个人,也可能是诗人心目中另一个完美的自我但是不管怎么样,都希望有远大的前程(自身)
第六行:面貌相似(自身),广交朋友(与外界)
第七行:希求渊博、内行——才学(自身)
2.2第5、6、7行里的“另一个”的处境怎么样?
——很富有:有命运的眷顾,有很多朋友,有渊博的才学
2.3 “最赏心的乐事”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最赏心的乐事觉得最不对头?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第八行:最赏心乐事:是自己的天才般的创作戏剧和诗歌的才能
自己的天才般的创作戏剧和诗歌的才能在“另一个”的富有面前变得黯淡无光,一对比,自己很“贫”依然承上,作者顾影自怜的悲哀心情承
3.1请一位同学读第三个诗节,自己分析
第九行:转折因为“贫”所以看轻自己,自轻自贱,但是——
第十行:想到你——爱友
3.2思考11、12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这样运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人大代表,如何才算不辱使命.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30年之变.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公务卡难担反公款滥用与腐败重任.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思其始而成其终.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春节,给灾区干部更多温暖.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曝光官员消费清单,不能仅靠网友爆料.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牛年,到底谁该做“老黄牛”?.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留不住低端人员的城市无法“高端”.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重庆的第一份答卷令人欣慰!.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靠什么铲除“身边人”腐败空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