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大纲版考前提分必练23
2012年高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专题之二十三 [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一、(12分,每小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冠/衣冠楚楚 塞车/闭目塞听
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自给自足 便利/大腹便便
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 殉难/徇私枉法
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
褴褛/滥竽充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公司新开发的滨湖别墅区,采用欧洲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打造出一种异域海滨风格,楼盘整体看上去如海市蜃楼般迷幻、美丽。
B.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着有激情、无资金的问,仅注册资金、经营场所这两道门槛,就会令无数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C.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但现有的保险金额,对于突然遭遇重大疾病的家庭来说仍然不足挂齿,所以改革速度应当加快。
D.时尚界的所谓“新款”常高价推出,然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绝大部分的商品会变得一文不名,以致打折清仓处理掉。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之所以没有参加冯导这部贺岁片演出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档期给安排得不是很合适,虽然我也很喜欢这部作品。
B.法国国内掀起了一场激烈争论:环保人士要求关停核电站,“走出核能时代”;而政府则称要吸取日本的教训,并否认了关停核电站的可能性。
C.利比亚部落武装、民兵武装等门派非常多,如果发动地面攻击,一旦陷入地面乱战,对任何参战国家军人来讲都可能构成灭顶之灾。
D.从杭州的保时捷撞人到河北大学的校园车祸,一连串的恶性交通肇事血案,让社会对超速肇事从没有像今天这么集中,这么迫切。
2012二轮精品提分必练二、(22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_。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___;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______________》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8分)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①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③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 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典故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四部分现代文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doc
- 2012高考成语复习归类(二).doc
- 2012高考最后30天冲刺练习卷语文:复习题题型集锦.doc
- 2012高考最后30天冲刺练习卷语文:病句修改题型总结.doc
- 2012高考最后30天冲刺练习卷语文:仿真题型展示.doc
- 2012高考最后30天冲刺练习卷语文:语言表达新题型预测专题辅导.doc
- 2012高考考场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可引用的案例卷九.doc
- 2012高考考场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可引用的案例卷二.doc
- 2012高考考场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可引用的案例卷六.doc
- 2012高考考场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可引用的案例卷十.doc
最近下载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doc VIP
- 中经金融高频考点.doc VIP
- 竞聘演讲稿经营管理部部长.pptx
- 学堂在线 中医养生方法学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整村授信专题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科技强国爱国主题班会《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课件.pptx VIP
- 《常州武进常州燊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1·20”较大粉尘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警示教育专题培训.pptx VIP
- 智能化弱电工程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标书范本.docx VIP
- 行业分类专题研究:行业分类标准2.0版及修订说明-20200102-中信证券.pdf VIP
- 深圳市翰林学校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