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以科学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化学生命化课堂的实验研究课题_精品.doc

建构以科学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化学生命化课堂的实验研究课题_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构以科学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化学生命化课堂的实验研究课题_精品

建构以科学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化学生命化课堂的实验研究课题指导意见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人类将迎来以生命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从社会的角度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新领域、新概念层出不穷。当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以后,社会的发展必然呼唤具有更高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2.教育改革,形势逼人 从教育的现状看,我们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多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学科教育以升学作为主要的教育目的。学科教学主要采用灌输的策略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用习题教学代替学科教育,用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生和教师,导致学科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死抠教材、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而没有把学科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科学、全面、主动发展上来,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如何科学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如何主动的适应客观世界、如何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上来。这种偏差是造成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全面的科学素养的直接原因,这种偏差也是导致学生缺科学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 世纪之交,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变革正深入展开。我国也积极地投入到这场改革大潮之中。放弃应试教育、实施以人为本、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学素养教育,是当前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会议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方向。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展开了以课程改革为标志的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变革那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制度。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倡导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有机结合,迅速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事实上,“改革”也好,“减”也罢,其目的无外乎“提高学生素质” 生命化课堂是生命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命化教育是以生命教育化的理念为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主要情况如下: 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澳洲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概念;日本1989年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生命教育在台湾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推行。自1997年起,民间机构连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再度关注生命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连串的计划,包括课程计划。2000年,台湾“教育部”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21世纪初,香港开始重视生命教育。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要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大陆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但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不少研究者呼吁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并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些学校还尝试开发“热爱生命”的课程。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4年,上海市也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05年3月实施,目的在于让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新基础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名誉校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一个全国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新基础教育宗旨: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新基础教育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在福建省城乡学校以及全国各地的学校渐次展开。该实验以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先生的生命化教育理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