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5~8章_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5~8章_精品

1应根据水源水质、设计规模、处理后水质要求,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水厂的运行经验,择优确定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与构筑物的组成; 2原水含铁、锰量超标,可采用曝气氧化工艺; 3原水含氟量超标,可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或混凝沉淀工艺; 4原水含盐量超标(苦咸水),可采用电渗析或反渗透工艺; 5原水含砷量超标,可采用多介质过滤工艺; 6原水浊度超标可采用下列处理工艺: 1)原水浊度长期不超过20NTU,瞬时不超过60NTU,可采用慢滤或接触过滤工艺。 2)原水浊度长期不超过500NTU,瞬时不超过1000NTU,可采用两级粗滤加慢滤或混凝沉淀(澄清)工艺; 7原水藻类、氨氮或有机物超标(微污染的地表水),可采用在混凝沉淀工艺前增加预氧化工艺或在混凝沉淀工艺后增加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 1给水工程设备设施的整治主要包括现有给水厂站及生产构(建)筑物、调节构筑物以及水泵、消毒等设备设施的整治或根据整治需要增加必要的设备设施; 2给水厂站及生产构(建)筑物的整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本标准4.1.6条的规定。 2)给水厂站生产构(建)筑物(含厂外泵房等)周围30m范围内现有的厕所、化粪池和禽畜饲养场应迁出,并不应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管渠。 3)有条件的厂站应配备简易水质检验设备。 4)出厂水总干管上无计量装置的应增设计量装置。 3 调节构筑物的整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水池、高位水池应有保证水的流动、避免死角的措施,容积大于50m。时应设导流墙,增加清洗及通气等措施。 2)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应加盖,设通气孔、溢流管和检修孔,并有防止杂物和爬虫进入池内的措施。 3)室外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周围及项部宜覆土。 4)无避雷设施的水塔和高位水池应增设避雷设施。 4水泵的整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能满足水量、水压要求的水泵宜进行更换。 2)不能适应水量、水压变化要求的水泵宜增设变频设施。 3)当水泵向高地供水时,应在出水总干管上安装水锤防护装置。 5消毒设施的整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条件、消毒剂来源、原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给水处理工艺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可采用氯、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等消毒方法,消毒剂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分钟。 2)消毒剂以及消毒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 1现有供水不畅的输配水管道应进行疏通或更新,以解决跑、冒、滴、漏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2输水管道的整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管道地埋要求,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避免急转弯、较大的起伏、穿越不良地质地段,减少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 2)新建或改造的管道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采用重力流输水; 3配水管道宜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地形高差较大时,宜在适当位置设加压或减压设施; 4村庄生活饮用水配水管道不应与非生活饮用水管道、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5输配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情况、外部荷载、管材性能等因素确定。露天管道宜设调节管道伸缩设施,并设置保证管道稳定的措施,还应根据需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6输配水管道在管道隆起点上应设自动进(排)气阀。排气阀口径宜为管道直径1/8~1/12,且不小于1 5mm; 7在管道低凹处,应设泄水阀,泄水阀口径宜为管道直径的1/3~1/5; 8管道分水点下游侧的干管和分水支管上应设检修阀; 9室外管道上的闸阀、蝶阀、进(排)气阀、泄水阀、减压阀、消火栓、水表等宜设在井内,并有防冻、防淹措施。 * 1手动泵给水工程由水源井、井台和手动泵组成; 2水源井应选择在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卫生、运输方便、靠近用水中心、便于施工管理、易于排水、安全可靠的地点:并应符合本标准5.3.2条的规定; 3 水源井周边应保持环境卫生,并应有排水设施; 4井台应高出周边地面,高差应不小于20cm。 * 1 引泉池给水工程由山泉水水源、引泉池与供水管网组成; 2整治前应对泉水出露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实地勘察,确定水源的补给及泉水类型; 3引泉池应设顶盖封闭,并设通风管。管口宜向下弯曲,包扎细网。引泉池进口、人孔孔盖应高出周边地面0.1~0.2m。池壁应密封不透水,壁外用粘土夯实封固,粘土层厚度为0.3~O.5m。引泉池周围应作不透水层,地面以一定坡度坡向排水沟; 4引泉池池壁上部应设置溢流管,管径比出水管管径大一级。出水管距池底0.1~0.2m。必要时在池底设置排空管。 * 1依据收集场地的不同,雨水收集系统可分为屋顶集水式雨水收集系统与地面集水式雨水收集系统两类; 2屋顶集水式雨水收集系统由屋顶集水场、集水槽、落水管、输水管、简易净化装置(粗滤池)、贮水池、取水设备等组成: 3地面集水式雨水收集系统由地面集水场、汇水渠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