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PDF

Vol. 19 No.3 第四卷第 3 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年9 月 Journal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r Sep. 1995 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 蒋继宏 李传递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 7) 摘要从松针褐在病(lø:anost础配阻归)重病林分中选出 36 个湿地松(1币RUS eIlidtii) 抗 病在现型优树元性忌,用人工喷洒病菌抱子液接种法对其进行抗病测定,结果表明, 有 22 个是高度抗病的。与用松针褐班病产生的毒素担提液处理土述元性系的离体针 叶进行抗病性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关东段为 0.80。 关键词湿地松p 松针褐应病z 毒素z 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763.11 松针褐斑病(ùcanoslicla ad.a血〉是松树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广为分布,湿地松 发病较为普遍且严重川。叶建仁等(1987) 在江西吉安地区褐斑病严重的湿地松林分中选择出 抗病表现型优树 3衍6 株 22 俨 (其中 4 个为对照〉约 1 hmm町 的采穗圃。抗病表现型无性系尚需进行进一步的抗病性鉴定,以筛 选出具有抗病遗传性的无性系问。由于该地不是病害流行地区,抗病性鉴定需用人工接种法。 利用植物病原菌产生的代谢毒素进行抗病性鉴定已在不少作物病害上作过研究,有较成 4ι 功的结果[仰 ..5.7川.7飞Be恒lan吨ge盯r 等(1988) 曾用杨树溃荡病菌(H崎g阳拙忡m 阳t:ram阳伽n川〉产生的毒素对颤杨 (伊P咿ωt衍T回毗』耐M昨les) 的无性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问$叼飞]。用病菌毒素进行抗病性鉴定具有时间短、简 易、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点。为了探明用松针揭斑病菌代谢毒素测定寄主抗性的可能性,本 研究在对奉新湿地松采穗圃中 40 个无性系采用林间人工接种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的同时,还 用致病毒素处理离体针叶进行抗病性鉴定。此外,还以 14 种松树针叶对松针褐斑病菌代谢毒 素的反应作了初试。 1 材料与方法 1. 1 林间人工接种 1. 1. 1 接种标准枝的选定 在江西奉新试验林场湿地松抗病无性系采穗圃中,对每个无性系选择 5 10 株,每株确定 一个标准枝,长度为 1525 cm. 每标准枝上有 60200 根针叶。 收销日期 1994-12- 19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5-04-05 铮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蒋继宏.男.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在i卖憾士生. 一 37 一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第 19 卷第3 期 1. 1. 2 接种体的制各 用常规的叶斑病菌组织分离法,并经单泡子分离纯化,获得松针褐斑病菌纯培养,然后在 PDA 斜面上,恒温 26 C 下培养 1620 d 用 2%蘸糖一灭菌水洗下分生抱子,经两层粗纱布滤 o 去杂物,血球计数极调节分生抱子悬浮液浓度。 1.1. 3 接种才法 用喷雾器将分生抱子悬浮液均匀喷在所选标准枝上至开始有水流动为止向。然后套上塑 料袋保湿 4 d ,并注意间歇向袋中喷清水保湿和降温,接种期间保持平均气温 20C--2S G 。 1. }. 4 发病检查和感病指数计算 接种 20 d 后经常注意各标准校发病情况,待针叶普遍发病,产生典型症状后以每个标准 枝为单位检查感病指数,针叶分级标准及感病指数计算见文献[2J 。 1. 2 病菌毒素处理离体松针 1. 2. 1 病菌培养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