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精品素材推荐】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媒体观点撷英 ”2016年1月号第3辑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媒体观点撷英 ”2016年1月号第2辑
整理 fcs2002
1. 废了准生证,还需剔除“审批心态”
2. 砌墙治违建捆绑了公共利益
3. “红包钓鱼”能否让员工自律
4.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5. 取消两孩审批关键在基层
6. “去哪儿网”遭抵制未必是坏事
7. 挖掘图书馆的独特优势
8. 城墙PK,别以为损人就能利己
9. 从董存瑞的呼喊说开去
1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1. 暂停熔断,有错就改善莫大焉
12. 把代课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好
13. 法律“严打”考试作弊,管不管用
14. “不小心碰倒”的不是房子是法治
15.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别止于呼吁
16. 拿什么阻挡“疯狂的铲车”
17. “早日康复”,一张纸条隐含温暖
18. 莫让食安执法沦为猫鼠游戏
19. 安全保障的敏感和能力都要跟上
1. 废了准生证,还需剔除“审批心态”
2016-01-07 09:40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现在中央决策层全面调整人口政策,在废除了有形的“准生证”之后,还要在心理废除传统的“审批”心态。计生部门的工作重心要全面转变为服务于提供更好的生育服务。
据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公布,这是继中央明确“全面放开二孩”以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之后,全国生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再一次的顺势调整。《决定》明确:我国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这实际上是废除了之前饱受诟病的“准生证”,也是把生育自主权还给了民众。不过,这一政策如何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边,地方计生部门要从之前的严格审批,转化为服务于生育,化“审批登记”为“登记服务”,还有不少细节有待夯实。
首先,没有了“准生证”,也需要夫妻生育在政府部门登记,但是,如何登记,新生儿如何落户等流程,也关系政策的善意能否兑现。
应该看到,虽然这次废除了“准生证”,但是很多地方之前就没有了“准生证”,而是叫“生育服务证”。可见废一个名字很容易,难的是地方政府真正放权到位。而且现代化的母婴保健、优生优育机制,注定了生育过程需要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服务,包括安排孕检、产床资源的调配。即便废除了“准生证”,将来夫妇生育仍有赖于政府调配公共资源,还是需要在政府部门做登记的,但这个登记应该是服务,而不是审批。
这就带来第二个问题: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后,怎么能避免“登记服务”沦为变相的“登记审批”?怎么避免个别基层部门“穿新鞋走老路”?虽然,目前已“全面放开二孩”,但并不是“全面放开生育”,这意味着:即使在中央明确不再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实行审批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个“合法性审批”:怎么证明你生育的不是二孩以上的?
这决定着一些地方的计生部门或许不会轻易放松任何一个审批的机会。事实上,之前很多完全符合生育条件的初婚初育家庭,在办理“准生证”(生育服务证)时,就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刁难。
所以,在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之后,还需杜绝公民将来可能遭遇的自证“我生的不是三孩”的尴尬,这是各方决策层要先想一招的地方。要知道,之前一些基层人口计生部门习惯了“严管、严查”的工作方式,工作的重心就是把不合规的生育“挡在外面”;现在中央决策层全面调整人口政策,计生部门的工作重心要全面转变为提供更好的生育服务,这不啻于180度的大转弯。
有废也当有立。各级人口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等职能单位,在废除了有形的“准生证”之后,还要在心理废除传统的“审批”心态,要想方设法为夫妇生育服务,包括不将计生、生育登记等与落户挂钩等。
2. 砌墙治违建捆绑了公共利益
2016-01-07 10:08 中国青年报
作者:唐 伟
近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桥附近,南苑路东侧一道路中央砌起了一堵围墙,给周围居民带来不便。大红门村委会工作人员称,该道路两侧有部分建筑是违建,因而修筑围墙。(《京华时报》1月6日)
道路作为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具有公共属性,它是为附近居民提供交通便利的。然而,一面高墙将其从中拦断,原本畅通的道路由此成为“断头路”。始作俑的村委会称,此举是因为道路两侧有违章建筑,一些人还使用违章建筑从事商业活动,通过修筑围墙使其无法从事商业活动,让其知难而退,也等于惩罚。
效果如何,事实已然给出了答案。砌墙不光让沿途商家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成本,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不便,“着急的行人翻墙而过,或从墙上搬运物品”的现象,还增加了安全风险。修高墙拦道路的本意是为了“治理违建”,如果未能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