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高二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级高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学期期七校联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一学派的治国理念是 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D.专制集权、严刑峻法 2(原创)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和道家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杂家特点是“兼儒墨,合名法”。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战国末期 A.趋向思想融合与统一B.诸子百家争鸣更激烈 C.儒家与道家针峰相对D.杂家成为集各家大成 3(原创)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潜心研究绘画理论,出现了如:顾恺之《论画》和《画元台山记》、宗炳《山水画序》、王微《叙画》、谢赫《古画品录》以及姚最《续画品录》等大量绘画理论著作。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A.题材非常广泛B.水平达到顶峰 C进入自觉阶段D.注重以形写神 4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材料主要反映了 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科技进步推动商业活动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 5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D.世俗化和娱乐化趋势 6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管,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而创作。柳永这种类型文人的出现,说明 A.政府不限制词人的文学创作B.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7“王阳明的心学将朱熹外在化的‘理’内化为个体心灵的道德律令,把对外在权威的服从、外在教条的恪守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这说明心学思想 A.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B.彻底否定了朱熹理学 C强化了道德自觉意识 D.反映了个性解放要求 8(改编)明清之际思想家唐甄认为“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反映了他 A.批判地发展了儒学????????????????B.描绘民主政治蓝图 C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主张扩大大臣权力 9(改编)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现实政治影响历史评价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必须公正客观 10被称为“东方伽利略”的晚清名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徐继畬曾在《瀛环志略》里提到:“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主要体现作者 A.主张效仿美国建立共和制度B.全面认识了西方强盛的原因 C挣脱封建束缚接受西方思想D.介绍西方制度走在时代前列 11(改编)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推动中国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12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B.希望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C.照搬了科学社会主义?????????????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行 13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既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