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论文就业歧视论文:艾滋病就业歧视探析及其法律保障_精品.doc

艾滋病论文就业歧视论文:艾滋病就业歧视探析及其法律保障_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论文就业歧视论文:艾滋病就业歧视探析及其法律保障_精品

艾滋病论文就业歧视论文:艾滋病就业歧视探析及其法律保障 摘 要:国内艾滋歧视第一案最终以原告败诉的结果而尘埃落定,但是有关艾滋病就业歧视的问题却随着该案件的进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和各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艾滋病立法在近几年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相比世界其他艾滋病立法较为发达的国家而言,还显得很不完善,国内艾滋歧视第一案的败诉也表明我国该领域的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就业歧视 反歧视 法律保障 2010年10月14日,安徽省安庆市一名考生在报考当地教师职位时因艾滋病检测呈阳性而遭到拒录,由于不满这一结果,该11月12日,原告要求被法院驳回。一审败诉后,原告与11月29日提起上诉,二审并未公开宣判,只是就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书面审理,最终判决原告败诉。尽管案件已经审理终结,但是,传染病患者就业歧视问题却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社会争议。 二、艾滋病患者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称为世纪杀手和超级癌症,虽然并不是一种传播性很高的疾病,但是因其难以治愈性而使患者遭受种种歧视。在2006年5月和10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就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做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被调查者观念中最严重的就是健康歧视,艾滋病患者、性病患者和乙肝病毒携2009年公布的《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中,有277名受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由于艾滋病原因被拒绝雇佣或失业,另外约16.7%的感染者被迫改变工作,约3.8%的感染者因艾滋病被拒绝提升②。由于歧视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使得艾滋病歧视已经成为全球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最大障碍之一③。 三、艾滋病就业歧视的多重思考 (一)艾滋病就业歧视存在的原因分析 首先,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艾滋病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在立法方面,就业歧视被制度化的现象明显,很多现行法律法规对艾滋病患者的就业设置较高门槛;此外,我国艾滋病立法起步晚,立法技术较为落后,对相关概念如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传染病等没有具体规定,法律适用操作性较差;且目前立法缺乏完善的救济和规制手段来应对就业中出现的健康歧视问题,制造歧视者几乎很少会受到制裁或承担责任。 再次,艾滋病患者群体与同等条件下身体健康的求职者相比竞争力较差,在劳动条件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容易给用人单位增添额外负担,用人单位一般都不愿意接受患有艾滋病的求职者。 最后,我国尚未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大多数劳动争议维权案件都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解决,手段过于单一,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和人性化,并且通过司法手段解决问题救济成本较高,导致受歧视者不易或不愿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艾滋病患者就业的立法现状分析 1.国外艾滋病立法综述 --美国公平就业委员会。随后,又相继颁布了《公平就业机会法》、《残障人士法案》等法律,根据这些法律,在美国对年龄、残障、种族等方面的歧视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法如果艾滋病感染者符合适用于普通人的业务标准,严谨对其在寻求信用或贷款服务,如医疗、事故和人寿保险时进行歧视;无论当事人或其家人是确诊的还是被想象、怀疑为艾滋病感染者,任何公共或私营的医疗卫生部门不得拒绝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或因此要求当事人支付更高的费用等⑤。 2.我国艾滋病立法的发展和现状分析 1987年《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为标志,至今共出台广义艾滋病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100余部⑥。该时期的艾滋病立法以限制、拒绝、和禁止为特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艾滋病立法主要处于排斥打击阶段。该阶段相关的法规规章数量明显增多,但对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障涉及较少。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艾滋病立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艾滋病立法开始更多的给予艾滋病患者人文关怀,立法理念除预防、监督、控制外,还包括反歧视、关怀、宣传教育和社会救济等。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标志着我国由长期奉行的惩罚型立法模式向保护型立法模式靠近。然而一部艾滋病防治条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艾滋病的立 国内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即为当前我国艾滋病立法缺失的集中呈现。社会各界关于该案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师招录是否应当适用《公务员体检标准》、《公务员体检标准》是否合法以及该行为是否违反《就业促进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等方面。这一系列问题均暴漏了我国当前艾滋病立法的缺陷及其对艾滋病患者保护的不力。 其次,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艾滋病立法上政策性文件多于法律法规。《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不可避免的会与现行的法律法规造成冲突。而且,现行的艾滋病立法技术不完善,在很多领域的空白规定也造成了艾滋病患者权利保障在操作性上的不足,使《艾滋病防治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宣誓口号性的立法。《就业促进法》尽管以一般性表述确定了平等就业权及其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