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 (共56张PPT)
2.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 A.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CO2的植物 B.进行人工降雨 C.控制CO2的排放 D.减少氟利昂制品的使用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两点: (1)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即生物圈中碳平衡被打破,来源多于去路。 (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即减少来源、增加去路。 【解析】选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碳平衡失调,大气中的CO2浓度急剧增加,因此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应为控制CO2的排放。 【方法规律】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图形解读: (1)根据图中成分之间的双向箭头确定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图1中的A和B,图2中的A和C,图3中的A和E。 (2)根据有多个内指箭头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确定图1中的B,图2中的C,图3中的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根据生产者中碳的流动方向以及剩余两种成分之间碳从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特点,进而确定消费者和分解者。如图1中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图2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图3中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 二、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光能→化学能→热能 (一般形式) 以化学元素形式流动 过程 沿食物链(网) 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间往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生物圈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联系: (1)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4)图示(如下图): 【微点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平衡”的理解 (1)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平衡,这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保证。 (2)在生物圈范围内物质是循环的,但是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不断地补充物质,如施加氮肥。 【题组过关】 1.图示为一个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对图中箭头的含义进行表中所列项目的分类,正确的有( )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趣味导学】一场全人类的灾难 中国许多冰川的融化速度非常惊人, 如在气候更加湿润的长江源头,昆仑山的 玉珠峰冰川就创造了平均每年退缩43米的纪录。中国 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 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达3 000多平方千米,而世 界冰川监测服务机构的预测更为严峻:数十年后,全球 绝大多数冰川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将是河流枯竭,草场沙化,海平面上升…… 请思考: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采取什么措施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1)循环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等 元素。 (2)循环的途径:_________和_________。 (3)循环的范围:_______。 C、H、O、N、P、S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圈 2.特点: (1)_______——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_______——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全球性 循环性 二、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1.碳的存在形式: (1)无机自然环境:以___和_______(石灰岩、珊瑚礁) 等形式存在。 (2)生物群落: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CO2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2.碳的循环形式: (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___。 (2)生物群落内部:含碳有机物。 CO2 3.过程图解: 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 CO2 光合 绿色 呼吸 动物 4.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_________大量燃烧。 (2)形成结果:大气中_________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 _______的平衡。 (3) 化石燃料 二氧化碳 碳循环 气温 海平面 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类别 项目 案例1 案例2 实验 假设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类别 项目 案例1 案例2 实 验 设 计 实验组 对土壤进行_____灭菌处理 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淀粉糊 对照组 对土壤_________处理 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 _____+与A等量的淀粉糊 自变量 土壤中_________ _______ 是否加土壤浸出液 高温 不做任何 30 mL蒸 馏水 是否含有 微生物 【思考辨析】 1.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碳单质的形 式循环。 ( ) 分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 环。 × (2)光合作用推动碳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1 阅读.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2 阅读.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3 lesson1.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3 lesson3.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1 词汇.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3 vocabulary.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4 grammar.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4 lesson1.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4 vocabulary.doc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module4 词汇精讲.doc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小升初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 TCECS 1240-2023 弃土场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df VIP
- 202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pdf VIP
- 最后一片叶子英文剧本.docx
- 地下铁道施工技术课件:基坑的围护结构-排桩.ppt VIP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 含解析.pdf VIP
- 小时工劳务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湖北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4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