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xieyy.pptVIP

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xieyy.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xieyy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这首诗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1)作品刻画了一个孤单寂寞的思妇形象。主人公在庭院里百无聊赖地逗引鸳鸯、手挼花蕊、独倚栏杆、期盼爱人归来。 (2) ①景物烘托。第一句用春风荡漾吹皱池水,烘托思妇对远人的思念之心。 ②动作描写。词中用“引”、“挼”、“倚”等动作,写出主人公的烦闷无聊。 ③反衬。第二句用鸳鸯反衬她的孤单,末句用喜鹊欢快的叫声反衬她的哀伤。 作品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这个形象的? 谒金门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ruó)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独:一作“遍”。 题型7:景物类 五、常考题型及答题要领 1.景物形象(描绘什么景象、展现什么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特点+名称+具体分析 这是一处幽静的隐居地。 沿途是莓苔,白云静静地倒映在水面上,关闭的门前长满了芳草,这些都写出了常山道人隐居处的人烟稀少,幽远僻静。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问: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首句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秋日明丽壮阔的自然图景,境界阔大雄浑。(2分)词人登临城楼放眼远眺,秋日的天空,万里晴朗,远处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蘸着太空似的;水天一色,太阳显得更加明亮。(3分) “霜日明霄水蘸空”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宋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题型7:景物类 五、常考题型及答题要领 2.景物描写(如何描写景物、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描写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 特点+名称+具体分析 ①视觉、听觉结合。寒声是听觉形象,落叶、珠帘、玉楼、银河、月光等是视觉形象,生动全面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 ②动静结合。……展现秋夜的寂静清旷。 ③以动衬静。……突出秋夜的寂静。 ④比喻。……突出月光的皎洁。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①香砌:砌是台阶,因上有落花,所以称为香砌。②敧:倾斜 ③都来:即算来。 请简要分析上阕景物描写的特点。 题型7:景物类 五、常考题型及答题要领 3.景物作用(内容+结构) 内容上:写了哪些景物,交代了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时地、环境等,渲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什么情感,定下了什么基调。 结构上:铺垫、对照、呼应、总领、总结等。 2016年揭阳一模 (内容)这两句写了分别的地点以及朋友即将赴往的地方。(2分) (结构)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照应了首联分别时的情景,为后面写分别的场景感受作了铺垫。(2分) 8.“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送人游塞 唐·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注:边头指边疆、边地。 席上贻歌者 郑谷 2016年江西师范附中、鹰潭一中联考 【注释】①九衢:都市中四通八达的街道,此指唐代京城长安。②鹧鸪:指当时流行的《鹧鸪曲》,曲调哀婉清怨。 8.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花月楼台近九衢①,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②。 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春风夜月、花前酒楼的繁华都会景象。(2分)这样写的好处是以乐景衬哀情(2分) ,明月的清辉照着高楼和盛开的鲜花,街市四通八达,高楼灯红酒绿,歌声清脆悦耳,歌女斟酒言笑反衬下文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2分)。 题型8:章法结构 五、常考题型及答题要领 1.设题形式:作品在结构上有何特点?作品是怎样结构全篇的? 2.答题步骤:①指出作品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以时间为线索结构全篇。从首联的“日暮”,到颈联写荒烟消失深山模糊的场景所表现的夜色渐浓,到末句写“夜猿鸣”。 2.首尾照应。尾联的“夜”照应首联的“暮”,尾联的“猿鸣”又照应首联的思乡之情。 3.情景结合。全诗前六句写沿途所见之景,后两句抒思乡之情。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天。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这首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