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矿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doc

普安县地瓜老虎田煤矿 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编 制: 李子华 审 核: 矿 长: 普安县地瓜老虎田煤矿 二0一七年元月 前 言 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随着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入,矿井水害成为继瓦斯事故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主要灾害。 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井田地理概况 二、气象 矿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起伏影响,气候垂直分带明显,高山台地夏无酷暑,河谷低地冬无严寒。据普安县气象资料,区内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雨量1438.9mm,日最大降雨量曾达149.4mm,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4%。全年以东风较多,平均风速2.6m/s。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煤矿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三、水文 老虎田煤矿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矿区北西部地势较高,南东部较低,陡峭的斜坡地形发育。区内多以季节性小溪为主,溪沟呈树枝状由西向东,大多呈“V”字型,季节性流量变幅较大。汛期河水暴涨暴跌明显。南东部地瓜河为为季节性小溪,区外下厂河为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413米。 矿区内煤层大部分位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413m)以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基岩裂隙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和地表冲沟水,故本矿属于以基岩~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属二类二型。 四、地形地貌 矿区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西部为高山台地,地势相对平缓;东部地形起伏变化极大,斜坡地形发育,最大地形坡度45~60°。区内最高海拔+1746.1m,最低海拔+1415.0m,最大相对高差331.1m。 区域地质概况: 老虎田煤矿位于盘南背斜南东翼北东段,地层走向北东-南西(115°~130°),地层倾角一般为16°~22°,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 矿区内地表未发现断层及次一级褶曲,区内总体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长兴组(P3c),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现由老到新依次叙述于下: (一)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 暗绿色斑状玄武岩,其顶部为一层平均厚度约1.50m的铝土岩,其次为一层厚度为2—20m左右的凝灰岩。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二)龙潭组(P3l) (1)龙潭组(P3l) 灰色、深灰色、浅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细纱岩、石灰岩、泥质灰岩、煤等组成,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产腕足、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有大羽羊齿等。平均厚度约260.00m。 (2)长兴组(P3c) 灰至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灰岩等组成,产腕足、瓣鳃类及螺类等动物化石,平均厚度约63.56m。 (3)飞仙关组(T1f) 灰绿色、灰黄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纱岩,薄至中厚层状,底部产动物化石。矿区出露不全,仅在矿区南东部有分布。 (4)第四系(Q) 零星分布于区内地层之上及低洼处及含煤地层之上。岩性为灰、褐灰、黄灰色粉质土、砂质土、砾石等,一般厚度约5.10—16.00m,平均厚度约为10.00m。 根据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导水性及动态变化特征,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P3l)富水性弱,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老窑采空区水、部分冲沟水,个别断层导水。说明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水充水矿床,综合分析老虎田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矿井的水患类型主要是指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采空区老窑积水。 五、矿区水文地质 1、地形、地貌 矿区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西部为高山台地,地势相对平缓;东部地形起伏变化极大,斜坡地形发育,最大地形坡度45~60°。区内最高海拔1746.1m,最低海拔1415.0m,最大相对高差331.1m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