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迈向规范接受者的法理学-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第10期 山 东社 会 科 学 No.10
总第206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206
·法学研究 ·
迈向规范接受者的法理学
———司法场域中法官和社会公众的主体性分析
贾焕银
(重庆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045)
[摘要] 规范意义应当是在立法者、规范文本和规范接受者的理想沟通语境中获得的。
但由于威权主义法治观的局限性,行之有效的理论应是恢复、提升法官和社会公众在规范意
义建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从制度设计而言,法官不该是立法者而应当是法律解释者和富于
创造性的造法者。而从事实阐释角度来看,法官不仅要是事实构成的有力建构者,更应该是
生活事实的深刻理解者。社会公众是当然的(法律)规范接受者和意义建构者。
[关键词] 法治;规则接受者;司法裁判;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D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0-0082-06
立法者中心还是司法者中心是区分两大法系的基本点之一,英美法系主要奉行司法中心主义,而大陆法
系则遵奉立法中心主义。当然,由于各自固有的局限,在两大法系已经呈现并将继续深化的融合趋势中,以
何者为中心的问题也并非绝对不可动摇。围绕法治的有效性问题,立法中心主义和司法中心主义之间某种
程度和(某些)形式的共谋已经出现。我国概属大陆法系,一直试图严格奉行立法中心主义,但经历 10多年
(自1995年)法治实践却并未取得为各方满意的实际效果。原因何在?有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
中国法理学乃是一种“强调法律自身内在的特性”的“法律人的法理学”。
在这种法理学视野中是没有国家的,而为民族和中华文明发展计,我们应该迈向一种能够创建政体意义
①
上的立法者(legislator)的法理学。而现行法律教育体制是无法培养出这样的立法者来的。这也就意味着该
作者隐含地承认,这种古典的因而是理想的立法者的法理学,不光是在现阶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是无法
建构形成的。那么,在整个社会焦虑于法治有效性的时代背景中,我们该奉行何种法理学?在笔者看来,对
于法治有效性问题的回答总是基于具体情景和实践的,我们的立法者不是创建政体意义上的立法者倒完全
是具备形式有效性的规则的产出者(law-maker)。不能否认,规范制颁者———规范文本———规范接受者仍
是现代法律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之一。如何在这一分析框架中找寻立法中心主义局限性的可能出路,或许
是我们突破目下法治瓶颈的现实选择之一。本文将分析视角局限于司法场域中,在简述威权主义法治观局
限性基础上,力图阐释凸现包括法官和社会公众在内的规则接受者的地位和功能在促进法治发展中的意义。
一、威权主义法治观的局限性
威权主义法治观大略可以称为形式主义的法治观,它除却了法律所具有的一些明确的特性,而仅要求所
有的国家行动得到立法机构的授权即可;且与形式主义法治观不同之处在于,威权主义法治观更强调法律作
收稿日期:2012-08-15
作者简介:贾焕银,男,山东泰安人,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哲学、法社会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间规范司法运用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09CFX059)、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项目“潜规则与中国法治发展”(项目批准号:CDJSK100001)的阶段性成果。
①强世功:《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性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82
为体现和贯彻主权者意志的工具的重要性。在我国,相互分离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由于都源出于人
民而最终也要服务于人民,在民主政治背景中,由代议机构行使的立法权,从形式效力角度来看,也就具有了
强势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正当依据。在这样的意识形态背景下,制定法就是法律,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实施者
就成了贯彻立法者(法律)意志和理想的纯粹工具。这样一种刚性的威权主义法治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10月地铁集团年绩效目标任务进度.doc
- 2017年4月吉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停考过渡专业课程.doc
- 铁矿1609日线0128一行情回顾上周塑料1505在8500一线.DOC
- 铜热管型高效空气-空气热回收设备-北京工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PDF
- 2017年招募本科生科研项目汇总表.doc
- 铝及铝合金深冲用板带材草案稿编制说明-中国有色金属标准.DOC
- 2018年东华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学科交叉重点计划项目.doc
- 铣工概述-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PPT
- 银装素裹彩旗招展严阵以待七零八落劈头盖脸始料不及杯水车薪胸闷.PPT
- 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2014年统计年报和2015年定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