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板块二 考场第一线阅卷报告.pptVIP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板块二 考场第一线阅卷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板块二 考场第一线阅卷报告

1.看虚词 通常,在句首出现的虚词有夫、惟、盖、凡、初、窃、斯、岂、请、敬、若夫、且夫、今夫、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在句尾出现的虚词有者、也、矣、哉、耳(尔)、而、已、乎、焉、与(欤)、耶(邪)等。一般情况下,断句时都可以利用这些词点断。 示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分析:通过熟读语段可知,这一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可置于句首的有“夫”,可置于分句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一语段的断句基本上都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 2.找对话标志词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语” “言”“道”“白”“对”“谓”等引出。一般情况下,碰到这些词时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断开,并将说的内容用双引号分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是在第一次问答中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分析修辞手法 文言文很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1)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句式。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通常是句子前后相承,在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示例:A.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B.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断句时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手法考虑句读。 (2)对偶。对偶更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文言文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客观上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示例: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分析:这段话中一共出现了十个对称句,断句时只要注意到这些对称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几句,在文章中就是间隔反复出现的,断句时如果能抓住这一特点,问题就会比较简单。 4.重视名词和代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通常就可以确定应该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是用全称,以后再出现时则是只提名不提姓。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者,赵人也”就是先用全称,以后的“相如奉璧奏秦王”“相如持其璧睨柱”等就不再提姓了。 四、利用句式特点辅助断句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句式,它 就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此外,其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也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至于“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 “何……为”等反问句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结构,更是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断句方法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翻译中最易失分的表现 □石修银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强行翻译,难免画蛇添足。 示例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明史·郑濂传》) 【学生翻译】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原来担任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答案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