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复习相关课件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与文学艺术.ppt

重点复习相关课件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与文学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复习相关课件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与文学艺术.ppt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造纸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不同影响为什么会有不同? (1)中国: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文化专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 (2)西方: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人的观念。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解析:A。本题为因果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辨析因果的能力。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和明清时期对社会变革作用的不同,根源于中西方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就是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此外,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三)天文学成就;1、历法:;《授时历》:元朝 郭守敬 ①含义: “敬授民时” ②内容: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③意义: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2、农学:四大农书;(1)《黄帝内经》: 时间: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地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 作者:东汉张仲景 内容:“伤寒”和“杂病”,提出辩证施治方法 地位:是集大成的中医专著;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 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3)《本草纲目》 作者:明朝 李时珍 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4) 针灸疗法 分针法和灸法 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世界的原因 ;1、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2、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重视科技。; 英国现代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 科技发展史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 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 而近代科学只在欧洲发展,却未在中国 成长。李约瑟的这个发现、疑问,被学 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2)封建闭关政策隔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明代“八股取土”和清代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新环境。 4)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技术,不重视对自然规律和抽象理论的研究。 5)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技艺的价值观,科技发明在读书人心目中始终被看作与功名利禄无关的雕虫小技而被轻视。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缺乏创新动力。 归根结底,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1.《诗经》; 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 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特点: 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及作品: 屈原《离骚》; 田中说:“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其中“添麻烦”就是用的日语“迷惑”一词。毛泽东指出:“年轻人坚持说‘添了麻烦’这样的话不够分量。因为在中国,只有像出现不留意把水溅到妇女的裙子上,表示道歉时才用这个词。”在《楚辞·九辩》中有“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那是“迷惑”一词的源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