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完整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印关系 三 新世纪中印关系改善的前景 面向新世纪,中印两国能否从现实出发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不仅关系着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对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中印关系 中印关系 佛陀说:不可因为经典所载,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合乎传统,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合乎逻辑,就信以为真。没有经过自己亲自证实,而听到就相信的叫做“迷信”。经过自己证实才相信的,叫“正信”。 中印关系 佛陀还说:人因为有“自我”,于是痛苦就产生了!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现在、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于是一直生活在企盼与欲望之中。 每一滴水都是海,只是他自己不知道!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就融入了海洋而得到自在。 长与宽之比为3:2。白色 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 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 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 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 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 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 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 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法-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中印关系 中印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始于公元前2世纪。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曾到印度求经,印度高僧达摩曾来华传教并创立禅宗。抗日战争时期,印度国大党派出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中印关系 一 中印关系的历史 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有着两千多年悠久的传统友谊。近代,都曾饱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两国人民在反帝反殖民地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印两国便于1950年4月1日正式建交,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中印关系 1.中印关系的蜜月时期(1950—1959) 1954年4月29日中印鉴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解决了两国在西藏地区悬而未决的一些历史问题,开创了中印关系的新时代。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了印度,受到了尼赫鲁总理和印度人民的热烈欢迎,共同倡导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两国间展现了“中印人民是兄弟”的友好关系。 1954年10月,尼赫鲁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在1955年4月举行的万隆会议期间,中印两国与许多国家一起,为亚非国家的团结反帝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印关系 2.中印关系的对抗期(1960—1975) 20世纪60年代初,在印度政府从英属当局的欲变西藏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区的安全战略思想指导下,不断涉足达赖集团在西藏的武装叛乱,并允许达赖一伙到印度“避难”,紧接着又公开挑起中印边界争端,大肆反华,最终不仅撤回驻华大使并在美苏支持和怂恿下挑起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使中印边境地区的形势日益恶化。1962年双方在边界东西两段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两国关系大幅度倒退,并且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发生摩擦。比如印度支持越南武装侵略柬埔寨、武装肢解巴基斯坦、兼并锡金等。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印关系史上的对抗期,长达15年之久。 中印关系 3.中印关系的解冻期(1976—1987) 中印两国政府重新恢复关系的努力始于1976年。同年7月印度新任驻华大使纳拉亚南到北京上任。9月,中国驻印大使到达新德里,两国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9年,印度外长瓦杰帕伊应中国外交部长黄华邀请访华,双方就恢复和发展双边关系及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的会谈。但是,印度政府为了压我按其单面主张解决边界问题,而坚持把解决边界问题作为发展双边关系的先决条件,致使两国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步履维艰。 中印关系 4。中印关系的升温期(80年代后期至今) 1988年,年轻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顶着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来到中国,两国关系发生转折,进入“升温期”。 1996年11月至12月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首次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在双边关系及不少国际性问题上取得共识,并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等四项重要协定。中印友好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印关系 不过,两国关系在1998年出现了反复。当年5月,印度试射了5枚核导弹,时任总理的瓦杰帕伊给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写信,称试射导弹,意在针对中国。这引起轩然大波,中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