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慕之孝上古中国礼俗中的亲前不称老与代际交替.PDF

孺慕之孝上古中国礼俗中的亲前不称老与代际交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孺慕之孝上古中国礼俗中的亲前不称老与代际交替

: 孺慕之孝 上古中国礼俗中的 “ ” 亲前不称老 与代际交替 李志刚 , 。 , “ 摘要 上古中国礼俗中 为人子者于双亲秉持一种别样的孺慕之孝 双亲在世 孝子终父母一生是 永 ”, 、 , “ ” , ; , 远的幼儿 在言语 衣着与行为上 均存留 年幼 时的痕迹 以反衬父母未曾衰老而眉寿永久 双亲逝后 在 、 , 。 “ ”, “ 哭仪 称谓上又效仿婴儿态 追慕父母永逝而沉痛难再 孝子丧亲如 婴儿失母 不言或少言以行 三年之 ”, “ ” 。 , “ ” 。 丧 实质是在模拟或重现 子生三年 的情况 古人对孝的推扬 有意无意地走上了 返老还童 之路 亲逝 , 。 , 。 , 后 为人子者还必须面对代际交替问题 殡礼是三年丧内 父子权力交替的关键礼仪 孝子脱髦以及婴啼 均 。 , , 。 , 发生在殡礼前后 父子间代际交替的完成 与血脉相连象征的最后解脱 几乎同时完成 可以说 殡礼是礼制 “ ” 上孝子 长大成人 、 。 完成代际交替的最重要一步 关键词 礼俗 不称老 婴啼 殡礼 代际交替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627 (2015)04 - 0065 - 11 : , ,1983 , , , , 作者 李志刚 男 年生 湖北崇阳县人 历史学博士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 271021 为中国古代礼制 山东泰安 ,“ ” , 。 “ ”, 古代中国 孝 既是求仁的前提 也是为政的基础 学界研究 孝 着力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 。 , , 、 ; , “ ” , 面 一是孝道研究 阐述仁思想时 寻找其孝的情感 思想根源 二是孝治研究 阐述 移孝作忠 时 寻 ① 。除 、 , 。 《 · 》 找治国理政的伦理基础 孝道 孝治外 礼俗中尚存有一种别样的孺慕之孝 礼记 曲礼上 载为 。 , 《 ,“ ”, “ ”, “ ” 类似内容 同见于 礼 人子之礼 恒言不称老 郑玄注之以 广敬 孔颖达疏之以 孝子卑退之情 · 》 ,“ ” “ ”, “ ” “ ” ② 记 坊记 。检视典籍 不称老 所揭示的 别样之孝 促使一种 老男孩 或 成年男孩 的诞生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