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皇家园林的人文精神
北方园林的人文精神(2.2阅读5)来源——《园林》杂志 作者——刘庭风 北方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南方园林有什么不同?这种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地理背景有没有关系?北方园林的人文精神有两个相辅相成的主流,一是齐鲁文化,二是燕赵文化,它们都是周朝封国后形成的相对完整和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现存的古典园林众多,如颐和园、圆明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园、御花园、西苑三海、景山、什刹海、恭王府花园、醇亲王府花园、乐家花园、八大处、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达园、避暑山庄、古莲花池、铁山园、因园、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百脉泉、偶园、十笏园、蓬莱阁等。 (注:以下图片和资料来自百度) 图1.慈宁宫:位于北京故宫内,始建于明朝,清朝时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 图2.宁寿宫: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之后准备的太上皇宫殿,位于紫禁城东北,全区分为前朝、后寝南北两部分。 图3.西苑三海:位于北京皇城之西,包括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始建于金朝,1179年初建时名大宁宫,1191年更名万岁宫。元朝以琼华岛为中心建大都,称琼华岛为万寿山,称水面为太液池,移北宋艮岳之石于岛上。明代迁都北京后,因园在城西,故名西苑。清代,顺治皇帝于1651年在琼岛上建白塔,乾隆时修岛四面建筑、阐福寺、蚕坛、西天梵境、万佛楼、小西天、澄观堂、静心斋、濠濮间、画舫斋,定下今天的格局。图4.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3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北京历代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图6.什刹海:什刹海位于北京内城西北隅,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图6.八大处:位于北京市西郊西山风景区南麓,现公园内共有八座古寺(灵光寺、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庙、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大处”由此而得名。 图7.香山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山地公园,分为三部分,即内垣、外垣、别垣。内垣在东南部的半山坡的山麓地段,是主要景点和建筑荟萃之地,包括宫廷区和古刹香山寺、洪光寺两座大型寺庙,其间散布着璎珞岩等自然景观。外垣是香山的高山区,面积广阔,散布着十五处景点,大多为欣赏自然风光之最佳处和因景而构的小园林建筑。别垣是在静宜园北部的一区,包括有昭庙和正凝堂两组建筑。 8.山东蓬莱阁: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人间仙境”著称,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历经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蓬莱阁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的风景名胜区。齐鲁北傍燕辽,南依黄淮,西峙泰岱,东临大海,齐鲁的史前文化为东夷文化,亦当地土族文化,东夷人的鸟崇拜一直延续至商代,上古之大庭氏、伏羲氏、神农氏、太昊、少昊、颛顼、尧、舜等兴起于此。东夷文化的鸟崇拜是山东及至江南鸟头屋脊的直接根源。周公封鲁,派儿子伯禽前往治理,伯禽“变其俗,革其礼”,成为周礼的最后堡垒;吕尚封齐,“因其俗,简其礼”,齐国最终成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周公尚文制礼,吕尚重武强兵,使两国显出差异。齐国尚武游斗、开放豁达,鲁国迂腐保守、稳重持久,在两国交往和互补融合中形成雄厚沉稳的齐鲁文化。鲁国以孔子、孟子、曾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以至东南亚都影响深刻,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园林是众所周知的。齐国以吕尚、孙膑、司马穰苴、孙武为代表的武家文化对中国武学影响至深,但武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只能从园林形式、游乐态度等观照。在齐国园林中,善于借鉴江南园林的成就,学习江南园林以水为中心的布局形式。鲁国园林则保持儒家正统,以轴线、后花园、对称为特点,正是鲁国中心、等级、中庸、前朝后寝的观念。齐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海上三神山传说,使无数皇家帝胄为之倾倒,从而奠定了中国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 燕、赵、中山三国,在封国时代因兵家之争而酿起一股浓烈的慷慨悲壮之风,又因匈奴、蒙古、金国的威胁而产生了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史志时代(秦以后)民族大融合而显出强悍性格。后来金、元、明、清定都于燕而成为主流文化。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举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锋并交融的有力证据,金、元、清三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稳固的少数民族关系是汉朝所不能比拟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园林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成片帐篷、骑马射箭场所、密宗寺院、长城关隘等景观入园是汉园所没有的。 战国时代燕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