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大骏马图
重量级的国宝:十大骏马图1 侍马图 佚名 屏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1972年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木框紫绫边牧马屏风共八扇,每扇绘一鞍马和一侍马人,再现了不同毛色和动态的西域骏马形象。侍马人执鞭牵马,或恭候主人乘骑,或漫步草丛林间。画面造型生动,用线刚劲柔韧,设色浓重并加晕染,充分地表现出骏马骠肥肌健、骨力追风且温顺驯良的特征。盛唐时期鞍马题材的绘画甚为流行,但流传至今者罕见,故此画弥足珍贵。此选其中较为完整的一幅。2 人骑图 赵孟頫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为作者四十三岁时所作,代表了他早期人物鞍马风格。图中多用铁线描及游丝描绘出,细劲秀润,造型生动自然,体现出浓郁的唐代遗风。作者在此图中表现出对唐人画法的刻意追求和对古人精华的继承发扬。他曾经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殆欲尽去宋人笔墨。”而在自题中更写到:“此图不愧唐人”,说明他对自己这幅画艺术成就的肯定。3 人马图 赵麟(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赵麟,生卒年不详。字彦徵,赵雍之子。擅画人马、山水。此图为《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之一。图绘着唐装的奚官双手握缰牵一匹花斑马,奚官神态安详,马亦温驯。线描匀净文雅,沉稳平实,画格显然承袭了家风。4 调马图 赵山品 上海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非常生动的作品。画面描绘一马夫牵马漫步。他头戴卷檐帽,身穿窄袖胡服,高鼻深目、满腮胡须,显然是位西域骑者。马取斜侧面,白地墨花、雄健强壮,大有跃跃欲行之状。全画以淡墨勾线,简劲古朴,微有波磔,马体的色墨渲染,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肌肉的起伏,看上去肥健而有体积感。5 射骑图李赞华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笔法细腻,设色清雅,实为佳品。 6 五马图 李公麟 日本东京末次三次私人收藏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熙宁三年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后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书画文章皆著名于时,绘画于道释、鞍马、人物均擅长,发展白描画法,行笔如行云流水,行止如意7 百马图 唐韦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卷绘有九十五匹神态各异的马,四十一位圉人,是一幅画马杰作。首尾呼应,有始有终,包括浴马、放马、驯马、喂马及最后的梳理整装几个过程。画家以高超的技艺将马的各种姿态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其或腾或倚,或酽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跋,踢驰跳跃,奔逐戏乐,毫端万状,岑极生动。马皆以墨笔勾画,然后敷色晕染。马尾鬃毛墨线细写,质感蓬松。全卷气势磅礴,神韵飞扬,让人叹为观止,可见韦偃画马风范。8 照夜白图 韩斡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韩斡(约710—约780),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少时为酒店雇工,收酒钱于王维家,戏画地为人马,维奇之,乃岁与钱二万,使习画十余年而艺成。天宝(742~755)初,召入供奉,官至太府侍丞。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师曹霸,重视写生。能摆脱 “螭体龙形”的陈旧形式,而着重描绘风采神态。内厩名马如“玉花骢”“照夜白”及岐薛宁申王之骏马等、悉图之,遂为“古今独步”。传世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图》。此图中的照夜白是韩斡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爱的一匹名马。图中被拴在马柱上的照夜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激昂,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图后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斡照夜白”六字,又有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所题“彦远”二字。卷前有何子湮、吴说题首。卷后有元代危素及沈德潜等十一人题跋。9 牧马图 韩斡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名绘集珍册》之一。画一马官骑白马与另一黑马并辔缓行,背景不作任何点染。图中黑白二马体态硕肥,气势雄壮,颈项高耸,独出风神。设色较为单纯,以黑白为主调,掺以少量的朱红,用色虽简,但并不使人感觉单调。骑在马背上的马官也刻画得生动有致,他眼睛平视前方,神情若有所思,与两马缓缓前行的步调是相一致的。画面静中寓动,平中寓奇,细腻而有情趣,富有诗意。图上有宋徽宗题韩斡真迹.10 游骑图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贵族子弟骑马去打球游玩的情景。画中共七人,其中五人骑马,二人步行。他们或挟弹弓,或背弹丸,或持打马球的球杖联骑出游,反映了当时仕宦人家的生活风尚。打马球,又称“击球”,唐代十分流行。北宋司马光《资治通签》记载:“上(中宗)好击球,由此通俗相尚。” 此图是马球运动的形象史料。作者以简练有力的线条,成功地表现了人物和马匹的形态,劲健而富有韵味。 11 双骑图 韦偃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韦偃,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居成都(今属四川)。銮子。擅山水、人物。张彦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