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反射棱镜几何特性.doc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射棱镜几何特性

ICS37.020 N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660.2—XXXX 代替?GB/T 7660.2-1987 反射棱镜 几何特性 Reflecting prisms—Geometrical Characteritic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本稿完成日期:2010-08-20)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标识符 5 5 棱镜的代号 6 6 图样标注 7 7 棱镜图表说明 8 8 棱镜图表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光学平行度与棱镜角度误差的关系 6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棱镜角度公差给定原则 71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在原国家标准GB/T 7660.2—1987《反射棱镜 分类、代号与图表》基础上经过修改和补充而成。本标准与GB/T 7660.2—1987(以下简称原文、原图)相比,主要差异为: ——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反射棱镜 几何特性》; ——将原国家标准GB/T 7660.1—1987《反射棱镜 光轴、光轴长度、光轴截面与光学平行度》中的图表和附录A合并到本标准中; ——对标准的范围作了修改; ——增加了第3章 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光轴平面”术语; ——修改了“单棱镜”、“平面棱镜”、“空间棱镜”和“光轴偏转角”的定义; ——将平面棱镜和空间棱镜是“按成像特性”来区分的表述,修改为“按光轴分布特性”来区分。 ——对于“光轴偏转角”和“光轴折转角”增加了图示; ——将“四棱镜”的标识符 由D修改为S; ——对原文第2、3、4、5章的内容和顺序进行了重新编辑; ——对原文第7章的内容和顺序进行了重新编辑,并补充了遗漏的符号说明; ——在原文第8章中,增加了光轴标注和光学平行度标注的内容; ——增加了原图36表中公式的符号说明; ——将原图59和60两种棱镜合并成一种; ——修改了棱镜图表中的编辑性错误。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7660.2—1987 反射棱镜 几何特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反射棱镜几何特性相关的术语及定义和反射棱镜的分类、代号命名、图样标注的规则,同时给出了常用反射棱镜的外形简图、角度和尺寸关系式以及棱镜图样应标注的角度公差。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反射棱镜及其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棱镜的制造、检验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660.3—XXXX 反射棱镜 像偏转特性; GB/T 13323—2009 光学制图。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反射棱镜 reflecting prism 利用内反射平面的反射作用使光路发生转折,并能展开成等效平板(如图1所示)的棱镜,以下简称:棱镜。 说明: L——等效平板厚度. 将棱镜展开成等效平板 工作面 working plane 棱镜中,起折射和反射作用的平面。工作面一般为抛光面。 棱 crest line 棱镜中,两相邻工作面的交线。 棱镜光轴 optical axis of prism 光学系统光轴通过棱镜的部分。例如图2中的ABC折线为棱镜光轴。 若将棱镜展开成等效平板,则棱镜光轴为一条直线,如图1中的ABCDE。 一个具有棱镜的光学系统 光轴长度 length of optical axis L 棱镜光轴自棱镜入射端起,至出射端止的几何总长度。 对于光轴垂直入射面入射的棱镜,其值相当于棱镜展开成等效平板的厚度。 例如图1中棱镜的光轴长度为:L=AB+BC+CD+DE。 光轴截面 axis section 棱镜光轴所决定的平面,也称棱镜的主截面principal section。 当棱镜光轴在反射面发生折转时,通过折转前后光轴的平面,构成了光轴截面。 图3所示棱镜,打阴影的平面为该棱镜的光轴截面。 说明: A——棱镜光轴入射端; D——棱镜光轴出射端; SA——入射光轴截面; SD——出射光轴截面。 入射光轴截面 axis section of incidence 包含棱镜光轴入射端的光轴截面。 图3所示棱镜,打阴影的SA平面为该棱镜的入射光轴截面。 出射光轴截面 axis sectio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