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docVIP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 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4.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色彩审美 B.贵贱等级 C.社会分工 D.君主专制 5.某中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在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过时光隧道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下列台词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6.按照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颁布到实施应先后经过: A.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 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 7.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丞相 8.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历史”能供给动画片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动画片“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 ①胡惟庸案 ②宋太祖赵匡胤 ③三省六部制 ④七国之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这一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2年清宣统皇帝退位才被彻底废除,前后历时两千多年。该制度是指 A.宰相制度 B.三公制度 C.世袭制 D.皇帝制度 10.“撇开道德方面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11.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不能说明 A.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B.军机大臣的一切职务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 C.军机大臣只是奉旨办事而已 D.军机处的设立虽强化了皇权但行政效率低下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三公”彼此牵制 ③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④“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13.军机处的设立,推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关于这一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初名军需房 B.地处内廷,有官无吏,决策高效封闭 C.是当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大臣由科举考试选拔,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着密切关系。回答各题。 14.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中“车同轨”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②打破各地文化交流的障碍 ③促进国内经济的往来 ④密切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改变唐末以来“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现象的有力措施是 A.设立郡县 B.推恩削藩 C.整顿禁军 D.派驻通判 16.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一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下列史实与诗中内容相符合的是 A.平定三藩 B.收复台湾 C.抗击沙俄 D.多伦会盟 二、非选择题 17.(5分) 朱熹认为,“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 先王之意”;“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积之于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