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素失衡与疾病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王绍臣 营养 与 疾病 一个虚弱的站不起来的饥民 爬进一个紧急避难所 他完全是一副活着的骨头 母亲那皱巴巴的乳房已经萎缩了,没有能力去哺育自己的孩子。她的肚子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水肿,坚持不了几天,那冷峻的目光看得我们无法躲避。? 迷失在万尸丛中站在尸体纵横的荒野,小姑娘的眼睛惊恐不安。对死亡的恐惧占据了她的整个思想 营养素失衡与疾病 ??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 营养素失衡与疾病 ?有的与营养有直接因果关系 有的虽与营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有明显的相关性 营养素失衡与疾病 由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渐进性的,甚至是潜在性的,因此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往往易被忽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营养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许多疾病的营养因素更加明确。 如何防制营养性疾病就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 (一)营养缺乏或不足 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病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脚气病 坏血病 营养性贫血 等 引起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 原发性营养缺乏 是指单纯摄入不足,既可以是个别营养素摄入不足,也可以是几种营养素同时摄入不足。 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常见的原因 一是战争、灾荒、贫困等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食物短缺; 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忌食或挑食等使某些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而引起营养缺乏; 三是不合理的烹调加工,造成食物中营养素破坏和损失,虽摄入食物数量不少,但某些营养素却不足。 2. 继发性营养缺乏 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营养缺乏或不足,主要是疾病、药物、生理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或需要量增加等。 继发性营养缺乏原因 昏迷、精神失常、口腔疾患及肠胃疾病引起的食物摄入困难或障碍。 消化道疾病或胃肠手术等引起的营养素吸收障碍。 肝脏疾病引起的营养素利用障碍。 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新霉素等)所致的吸收、利用障碍。 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等引起营养素消耗增加。 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或环境因素引起的机体需要量增加。 (二)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 维生素A、D及某些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可致中毒。 热能、脂肪等摄入过多可致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高盐和低纤维素膳食可引起高血压。 (二)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 大量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不仅是人群中某些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因素,而且还和某些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有明显关系。 造成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1. 膳食结构不合理 2.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 1. 膳食结构不合理 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比重过大,植物性食物比重过小,精制食物多,蔬菜、水果少,这是导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膳食中肉类、蛋、奶、黄油等动物性食物几乎达膳食总量的50%,因而出现了高热能、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三高膳食,造成热能、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摄入过剩。 2.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 进食高盐饮食、大吃大喝、暴饮暴食、追求饮食享受以及优质食物集中消费等。 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是造成营养过剩的重要原因。 有人调查一桌中式酒席,人均蛋白质达90g以上,脂肪7Og以上。 营养有关疾病的预防 营养有关疾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食品生产供应状况、食物品种及加工贮运烹调销售以及营养知识普及教育等都有密切关系。 营养有关疾病的预防 引起营养有关疾病的原因,一种是供给不足,一种是摄入过多。前者是当今世界主要问题。营养素供给不足除了食物生产供应上的问题外,更多的由于食品在贮运加工烹调中的丢失,其中一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碘、硒、锌、铁等,由于地壳分布的不均匀性,这些所谓“微营养”问题有明显的地区性。 预防营养性疾病 掌握营养知识,指导食品消费 ? 营养知识的掌握对改善营养十分重要,重点应了解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根据营养素的特点,在食品的贮藏、加工烹调各环节中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加强购买食品的营养学意识,参考食物INQ表。 INQ即营养质量指数,是1979年由Hansen RG等人推荐的评价食物营养质量的简明实用指标,主要供给未曾系统学习过营养学的一般公众选择食物时应用,是一种普及营养知识、指导营养实践的工具。 预防营养性疾病 ?纠正偏食、挑食习惯,饮食适当,科学安排好一日三餐、特别要解决好早餐问题。针对不同生理时期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 提倡吃标准米、标准面粉,适当增加粗粮供应,合理补充大豆制品。 营养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课件(共37张PPT).pptx VIP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抢救流程与规范.pptx VIP
- 平衡梁组件的承压检测装置.pdf VIP
- 2025年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44-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T_CIEEMA002-2020.pptx VIP
-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docx VIP
- 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 VIP
- T_ACEF 207—2025(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