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漱华随笔清·严有禧
《漱华随笔》 清·严有禧
●序
唐啖助谓《左氏》博采当世文籍,太史公尤好采择异闻,则说部固史材也。且其事其言足昭法戒,史或不载,好古之君子,必录而不遗,亦所以佐史之穷也。惟是记录之难,其繁芜无当者无论矣。或传闻异辞,择焉不精;或有意抑扬,词多失实。非所以征信也。观察严公,世其家学,见闻该博,所记《漱华随笔》,卷帙不繁而语皆征实,盖其慎也。又其大旨,义归惩劝,是又将自为一史矣。公平生著述甚富,宦辙所至,其所设施与所奏记议论,当世利弊得失,表章古人忠孝节义之行,一皆见之于文,既详且核。其文章光明磊落,直追配前贤,法皆得而读之。《漱华小品》,盖公奉讳里居键户谢客时所记录。异时求文献之足征,皆将于是乎。在惜乎其未得与于史事也。乾隆十七年五月六日,安平陈法。
●卷一
◎采访遗书
乾隆六年奉上谕,从古右文之世,务访遗编,今内府藏书已称大备,但近世以来著述日繁,如元、明诸贤,以及国朝儒修,研究六经、阐明性理、潜心正学、醇粹无疵者,尚不乏人,虽业在名山而未登天府。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采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以广石渠、天禄之储。圣主崇儒右文,超越前代,于此可见。
◎会试移期
明张凤翼有会试移期议,谓会试定于二月,盖以太祖定鼎金陵,地在大江之南,得春为先。今建都北京,远三千里,宜移在三月,一便于云贵士子,二减衣裘、防闲较易,三誊录无呵冻之苦,四归家无闸河运舟之阻云云。时未及行,至乾隆甲子科场后,经御史范咸条奏请会试改期三月著为定例,部覆未准,特旨允行。皇上体恤士子之意可谓至矣。
◎夹带怀挟
怀挟夹带之弊,近科以来日盛于前,彼此效尤,恬不为怪。乾隆甲子七月,经副都御史励宗万条奏,请严搜检,上可之。临场特派大臣监视,果搜出怀挟夹带数十人。兵部侍郎舒赫德因奏请变通科场规制,内云:古之用人者,询事考言,是以功罪有征。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其不足以得人者一也。墨卷房行,转相抄袭,肤辞诡说、蔓衍支离,止图弋取科名,其不足以得人者二也。士子各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百余,少者不过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其陋者至经文都未全读,况望其通贯儒先之说乎?其不足以得人者三也。表以观其词藻,判以观其决断,策以观其通古今、察利弊。今则表、判可以预拟,彼此传抄,答、策随题敷衍,毫无发明,其不足以得人者四也云云。奉旨交大学士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覆奏,略云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以善其后,且就此而责其实,则亦未尝不适于实用,而未可概为訾毁也。必若变今之法行古之制,其毋乃徒为纷扰而不可行,又况人心不古,上以实求,下以名应,相率为伪,其弊尤繁。如近日所举孝廉、方正,又何益乎?若乃无大更改而仍不过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论策今所现行,表者赋、颂之流,是诗、赋亦未尝尽废。至于口问经义,背诵疏文,如古所谓帖括者,则又仅可资诵习,而予文义多致面墙。其余若三传科、史科、明法、书学、算学、崇文、宏文生等,或驳杂纠纷,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云云。奉旨依议。
◎五经中额
乾隆九年十一月,河南布政使赵城折奏,内称科场定例,每额中十九名,加中五经一名。其间淹通博洽者固不乏人,而浮夸躁进之徒,剽窃拟题,购求坊刻,割截成篇,临时强记塞白,甚有于场中同号互相倒换,凑助完卷,剿说雷同,千篇一律,及至出闱之后,有叩以经义而茫然不知所出者。是习五经者日益多,通一经者日益寡,长浮伪而启幸心,殊非加中五经之本意。可否稍为变通,嗣后各省乡试,其有学问淹通实在能作五经者,许于本州县报名,该牧令面出冷题考试,申送府州。府州亦如法考试,汇送学臣,再加考核,另册录送入闱。时另编字号于堂庑,不得混杂号舍中,以杜倒换凑助等弊云云。旨下九卿议,不果行。
◎榜后覆试
乾隆甲子八月,顺天府府尹蒋炳奏,称欲清科场积弊,莫如覆试一法。请各省放榜后,中式之人赴省填写亲供,即令本省巡抚会同学臣,在抚署内当面出题覆试,以别真伪云云。奉旨允行,至丁卯科即行停止。
◎曲阜世职
监察御史卫廷璞奏请将曲阜县照各省知县之例,隔省补用,停其世职。或于京师闲散之曹令袭一官,或于孔氏中额之外广额一名,以示尊师重道之意。时部议虽不果行,而未隔数年,即奉停袭之旨,卫君真达识也。
◎诋毁程朱
明永乐中,饶州儒士朱友季诣阙献书,专诋周程张朱之学。成祖大怒,遣行人押还,令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所著书,曰:“无误后人。”后万历末,四川佥事张世则一本大略谓朱子之学专务尚博而不能诚,意成宋一代之风俗,议论多而成功少,天下卒于委靡而不振。于是以所著《初义》上献,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旧。行人高攀龙上疏驳之。近御史谢济世注《四书》,多与考亭不合,且诋毁考亭云“明太祖与之同姓,故开国时令天下遵用其注”等语,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