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旅游--又见泉州刺桐红.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又见泉州刺桐红.ppt

刺桐花开 魅力泉州 地理位置独特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 海峡西岸,泉台一衣带水,同根同源 。 自然条件优越 一年四季如春,温暖湿润,古诗称“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雅称。 海上丝绸之路名城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名城 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在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素有“海滨邹鲁”之誉. 文化积淀深厚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拍胸舞。 文化积淀深厚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魅力泉州--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 魅力泉州--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魅力泉州--府 文 庙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 魅力泉州--清净寺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 魅力泉州--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魅力泉州--郑成功史迹 郑成功史迹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福建南安,主要有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和郑成功陵园。 郑成功墓 郑成功墓坐落于中国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墓内安放郑成功以及其子郑经。还有其父郑芝龙以及妻子的的灵柩。 郑成功抵台后不久即去世,葬于台南市郊区洲子尾地区。明郑覆亡后,清廷将郑墓迁回唐山。该墓修筑于1699年康熙年间。1929年被盗,1962年、1982年两次修缮。墓体呈“山”字形,占地约997平方米。墓前有一对石刻华表,并刻有一头石狮子,左右侧有旗杆夹9对。整座墓依山之势而建,墓体三排九室为三合土。 墓碑阴刻“明石井乐斋郑公、淑慎郭氏、乔梓五世孙、六世孙、七世孙茔域”。郑成功灵柩用棺椁两层,内层为朱红色漆,棺内用水银防腐,从中取出将盔、龙袍各一件,玉带一条,靴鞋一双,还有郑成功的头发等珍贵文物,现由南安市石井镇郑成功纪念馆收藏。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永定土楼并称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 。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由菲律宾华侨蔡资深建造,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总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现存大小房间近四百间,大部分均坐北朝南,以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为主,硬山顶、燕尾脊、红墙红瓦,极富闽南民居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文化生活丰富,并拥有大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惠安女服饰、打城戏、五祖拳、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灵源万应茶、南安英都拔拔灯、蟳埔女习俗、泉州刻纸、木偶头雕刻等。 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 南音 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泉州,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2009年10月,泉州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南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泉州北管 北管为17世纪-20世纪中台湾与中国闽南地区流传广远的传统音乐,歌曲及戏剧表演。 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又叫泉州北管,泉州的北管只剩下器乐演奏,常用于节日阵头(艺阵),主弦是吊规子(京胡)、提弦(提琴;就是壳子弦),昆腔(吹腔)用曲笛(昆笛)伴奏。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