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4中国宏观物流能力概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中国宏观物流能力概况

2.4中国宏观物流能力概况 浙江物产集团 物流中心副主任 李文顺 2.4.1流通效率问题概况 中国社科院认为流通效率【】是指流通产业的整体运行节奏。流通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终极目的和轴心。流通效率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等三个指标体现出来,并且这三个指标可以相互印证,具有较强的相关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流通资本实现一定数额商品的频率,反映的是要完成一定的商品价值所必须的流通资本循环次数。因此,流通速度也可以看作是流通资本的周转率。 2002年中国【】全社会流通资本的周转率即流通速度为13.23次,其中,流通产业的流通速度为11.43次,工业的流通速度为1.8次。而1998年中国全社会的流通速度为9.1次,其中,流通产业的流通速度为7.69次,工业为1.41次。流通资本的周转率越高表明资本的流通速度越快,流通效率越高。对比1998年和2002 年的数据可见,从流通速度即流通资本的周转率的角度而言,中国的整体流通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流通产业的效率有显著提高,工业流通效率的改进不明显。按照全社会库存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计算,中国全社会的库存率2002年为7.56%,其中,流通产业的库存率为8.75%,工业的库存率为55.56%。相比之下,1998 年中国全社会的库存率为10.99%,其中,流通产业的库存率为13%,工业的库存率为70.92%。库存率越高,表明库存积压的程度越高,说明商品流通越缺乏效率。对比1998 年和2002 年的数据可见,从库存率的角度而言,中国的整体流通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流通产业的效率有显著提高,工业流通效率的改进相对而言并不明显。而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资料【】表明,1990 -1998 年,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的1.14%—1.29%。这种对比说明我国的物流行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200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万多亿元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7万多亿元中,工业企业自销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以上,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实现物流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首先不是批发、零售业的现代化,而是问题丛生的工业企业产品流程的现代化。在制订政策规划时思路应与以前有所不同,即在考察、规划狭义流通产业(批发零售业)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广义流通产业的发展问题,即工业企业商品流程和自设采购、分销机构和储运体系的成本和效率问题。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以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整合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为核心,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2.4.2各省市间交互物流运作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每亿元工业产值对应的货运量较小。而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新疆则每亿美元工业产值对应的货运量较大。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层次。比如,一些以采掘业为主的省份,象山西煤炭一项货物外运比例就达全部外运货物总量的67.63%,河南煤炭外运量也占全部货运量的45.76%、陕西煤炭外运量也占全部货运量的39.68%、贵州煤炭外运量也占全部货运量的43.15%、宁夏煤炭外运量也占全部货运量的45.43%、黑龙江省的铁路煤炭交流运量占其所有铁路区域间货物交流量的46.32%、安徽省的铁路煤炭交流运量占其所有铁路区域间货物交流量的67.09%、内蒙古的铁路煤炭交流运量占其所有铁路区域间货物交流量的52.34%。而上海和天津则属于外向港口,货物资源经此出口。 (数据来源:依据《中国交通年鉴2004》资料整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作为资源大省(区)的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都呈现出每亿元工业产值对应较高的货运量。这一方面发映出这些地区生产处于较初级的层次。从每亿元工业产值的货运周转量来看,资源大省(区)的每亿元工业产值对应的货运周转量并不是特别大,这反映出了在初级资源性产品的运输中还表现出了较大的地域空间阻力影响,通常情况下这种资源的运输距离除非必须否则不会太远。北京、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市每亿元工业产值的货运周转量都较小,发映了该地区产业处于较高的层次产业结构水平。至于天津、上海则是由于其作为出口的大港,才导致每亿元工业产值对应了较大的货运周转量。 中国铁路行政区域间货物交流的主要范围与主要趋势(数据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