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生态课堂观
我的生态课堂观
生态课堂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追求。“我学习,我快乐,我收获”。虽然也少不了辛苦,但绝不是痛苦。
我们这里讲的生态,不仅是朴素意义上“生物与其居所的关系”,而且是经过浅层生态到深层生态的发展,并融进了专家领悟而形成的新生态概念。包括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而生态课堂正是师生学习和生命成长的三重生态场。生态课堂坚持学生主体,学生主动,围绕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各种生态元素(因子)有机整合与协调运动,师生、同伴间互相激发、共同参与、合作交流、质疑探究,在浓郁的、生成的、互动的、幸福的、体验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着从文化到精神的“潜滋暗长”,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生态课堂应该是以内生态体验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类生态之间的“圆融互摄”;是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的独有的时空场所。对生态课堂的评价,从动静结合角度看,我们更重视动态过程,学习的过程,合作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展示的过程;从师生双方的角度看,我们更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学习的评价,学习品质的评价,生命成长质量的评价。.
一、生态课堂主体因子——学生的义务与权利。
学生以学为主。而学习需要自觉,学习需要主动,学习更需要付出。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拓展、创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必须有高度的注意力,强烈的上进心,百折不回的毅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学生要视这些为学习与成长的义务,生态课堂中的学生也必须尽好这份义务。
但生态课堂提倡义务与权利的统一,要求首先把生态课堂主体因子——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们认为如下五项权利必须归属学生:
自由表达与展示的权利。学生既然是处在主体首席位置,那么应该享受的第一个权利就是话语权。从生态课堂的实际来说,也就是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观点、意见、看法的权利。把课堂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之后,老师才可能让每一个首席生态因子充分活跃起来,实现学生们“兵教兵”、“兵练兵”,达到最后的“兵强兵”的自主学习目的。
随时质疑和争辩的权利。既然话语权与展示权交还给学生,那么传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的规定就要重新审视,曾被视为无视课堂纪律的交头接耳的课堂讨论就应该得到保护。在动态的课堂学习、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对同伴、同组或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难,进而在第一时间内搬掉学习与思考中的“拦路虎”。当然,围绕学习内容与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等,每个学生也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实现思想交流,方法互补,智慧碰撞,多元学习,多重提高。
自选学习内容和安排活动的权利。生态课堂应允许学生走出自己不感兴趣的、已经学会的知识之外,重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有时,甚至可以走出教室去阅览室自由阅读。
偶尔出错或“越轨”的权利。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把学生当作产品加工,是不允许学生出错的。一旦有错,就会被“修理”,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亮黄牌”警告。生态课堂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尊重学习规律,允许学生在尝试错误或失败之后不断进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权利。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把持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评价无疑是教师手中的魔杖。而生态课堂的真正主持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因而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可以学生自评,也可以同伴小组互评;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可以自己命题,自己检测;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也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
把这些权利落实到位了,主人在生态课堂学习的地位就得到了保证。课堂就会出现“三个共存”的局面:一人为师和生生为师共存;一问一答和“七嘴八舌”共存;桌位整齐排放与多元组合共存。
二、生态课堂的主导因子——教师的角色转换。
生态课堂不只呼唤学生主体角色的真正回归,同样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在传统的驯化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新的解放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师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学生的学生重新“诞生”。同时,他有责任向学生建议:学生作为教师的学生应当“死去”,以便作为教师的教师而“重生”。这段话意味深长,如果“教师是学生的教师“不”死去”,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是“新的解放教育”的课堂,而是“驯化教育”的课堂,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课堂”。因此从教师的角色来说,必须实现的第一个转变就是“老师”转变成“导师”、“导引者”,也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没有这个角色的转变,主导因子就不可能为课堂的主体因子提供各种需要的、到位的、温暖的服务,更不能为主体因子的学习与成长创设自由、和谐、快乐、尝试的生态体验场。
生态课堂的活动主体和展示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的活动更多地应该退居到“后台”:在课前,利用自习、预习课帮助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2.doc
- 宣教科2010年1—10月份工作总结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doc
- 2-色谱法理论基础.ppt
- 全国各大学历年在辽录取分数线.doc
- 干部作风建设年第三阶段工作安排意见.doc
- NAV导航网格寻路.doc
- 夜景或夕阳或早霞的拍摄.doc
- SOD美白活性肽.ppt
-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技术标准.doc
- 贵州电网保护专业技术竞赛试卷(B卷).doc
- 新税制下2025年医疗企业税收筹划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docx
- 临床护理管理2025年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交易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建议报告.docx
- 临床护理质量改进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
- 物联网边缘计算2025年在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场景下的应用拓展研究[001].docx
- 2025年快消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应用策略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沪教版(全国)(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物联网边缘计算2025年在智能电网输电线路保护系统的应用场景拓展报告.docx
- 临床护理能力评价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 物联网边缘计算2025年在智能电网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拓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