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
关于协同创新综述进入第一批“协同创新计划”的名单。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实效的意见和建议;将为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
2.“中国地质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由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三所高校作为发起和牵头单位,2012年5月7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筹备研讨会。该中心将以我国独特的地域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以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协同创新机制和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先导,面向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国家需求,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多学科交叉与渗透以及“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构建地质灾害防控领域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创建该领域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解决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3.“恶性肿瘤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筹建, 2012年5月4日建设研讨会在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总体思路达成了一致看法进入第一批“协同创新计划”的名单。 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将构建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研究视角出发,开展对社会问题的综合研究,为中科院学部开展相关战略研究、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提供支撑,是中科院实施“开放兴院”战略的重要举措。
2.“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2012年4月23日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就两校合作共建“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签署协议。该中心的成立将协同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的培训,整合文化创业产业的相关要素,与相关方面合作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体,力争将中心办成集科研、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起到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示范作用。
(三)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
1. “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4月6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共同打造,以空间信息工程重大创新为目标的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在西安成立。该中心将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积极探索与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促进航天领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协同创新研究的科学大平台。
2. “中国油气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四所石油大学组成,并取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三家公司的支持。2012年 4月9日该中心筹建方案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举办。该中心将充分发挥石油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石油高校已有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以协同创新推动石油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石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3.“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2012年2月28日,由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发起,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指导下,由六家高校及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共21家单位共同组建的“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将按照“自愿平等、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工作,围绕解决绿色运输体系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以长江黄金水道绿色航运综合技术、公路交通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现代智能与绿色航运关键技术为三大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三大协同创新平台。
4.“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2年04月10日由中南大学承办的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启动仪式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长沙举行。中心是我国首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依托中南大学环境学科与冶金学科,并整合有关优势学科共同建设,以中南大学和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其他33家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成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中心的组建对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湘江流域乃至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面向区域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干部作风建设年第三阶段工作安排意见.doc
- NAV导航网格寻路.doc
- 夜景或夕阳或早霞的拍摄.doc
- SOD美白活性肽.ppt
-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技术标准.doc
- 贵州电网保护专业技术竞赛试卷(B卷).doc
- 2010-全国大学生java比赛考前培训(上).ppt
- 6KMPW-4系列技术说明书.doc
- 考试题 陕西师大.doc
- 华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技能竞赛B卷.doc
- 海洋资源勘探技术2025年水下机器人应用研究报告.docx
- 海洋资源勘探技术2025年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创新报告.docx
- 汽车制造行业新能源与智能化融合发展产业链合作模式研究报告.docx
- 传统食品行业2025年技术改造,食品生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案例研究报告.docx
- 海洋资源勘探技术2025年海洋地质与海洋环境应用报告.docx
- 智能理赔系统2025:保险行业数字化理赔服务技术升级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欧洲市场用户购物偏好深度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产业链绿色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报告.docx
- 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2025年技术发展白皮书.docx
- 2025年经济法概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