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环境(特级教师课件)
图2.1 大气的垂直分布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小结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原因是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___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____过程相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过程有关。(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____ 。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低纬度(0o~30o): 中纬度(30o~60o): 高纬度(60o~90o): 17~18km 11~12km 8~9km 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纬度越低,地面受热越多,对流越旺盛,对流层高度越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地 面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光 (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分析P44表格,指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各层时都有哪些部分被吸收? O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 0 -50 -100 50 100 12 50 紫外线 红外线 可见光 吸收红外线 选择性 1、吸收作用: O3(平流层) CO2 水汽 吸收紫外线 ⑵、到达地面的主要 是可见光。 ⑶、大气直接吸收的 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 ⑴、特点 O3 CO2 水汽 O 对流层 * 大气环境(一) 高中地理必修Ⅰ 第二章 之 做为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水 汽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有杀菌治病作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78% O2 21% CO2 大气的组成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问: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 氮78.09% 氧20.95% 其他气体不到 1%,如:CO2、O3 干洁空气组成图 -100 -50 0 50 1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臭氧层 电 离 层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利于高空飞行; 保护人类环境 无线电通讯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温度oC 高度(km) 0 12 50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人类环境 空气稀薄,密度小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人造卫星等运行、极光、流星 大气的垂直分布 10 20 30 电 离 层 1.对流层 (1)概况: 平均高度12千米;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2)特点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 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oC 对流运动显著——各纬度高度不同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地 面 对流层顶 8~9KM 17~18KM 8~9KM 赤道 北极 南极 练习:一架飞机在高空11km处,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 2.平流层 (1)概况: 对流层顶——50~55千米 有臭氧层存在 (2)特点: 气温 随高度而增高(原因)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有利于高空飞行 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环境 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增温 3.高层大气 特点: 空气稀薄、 密度小、气压低 80~500千米的高空——若干电离层 有利于无线电短波通信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天气 空气运动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气温变化 分层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最密切 随高度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上升(有臭氧) 水平运动为主 晴朗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天然屏障,有利于高空飞行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0.6℃ /100m(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 ) 对流运动显著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千米 随高度气温下降再上升 晴朗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高度(千米) -100 -50 0 50 100 C B 温度(℃) A A层为______, B层为 ______, C层 _________ (2)B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班团日活动确定版.ppt
- 压缩语段优化课件 苏教版.ppt
- 厚煤层倾斜分层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ppt
- 原住民族语言振兴人员增能研习.doc
- 原住民现代创作歌曲研究.pdf
- 原子吸收光谱(续).ppt
- 原子的构成电子排布离子.ppt
- 原核微生物——细菌.ppt
- 原电池 课件 (人教选修).ppt
- 厦华电子客服处主办.pdf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满分必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各地真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基础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典型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精品(b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
最近下载
- GB∕T 37903-2019 数控压力机可靠性评定方法.pdf
- SL 274-20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ocx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VIP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 bosch博世 GBH 5-38 X GBH 5-38 D 使用说明书.pdf
- 最新版入团志愿书模板.pdf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标准 .pdf VIP
- 国内某600MW机组双烟道直流炉省煤器旁路特性研究.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pptx VIP
-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