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新题检测:专题07 古典诗词鉴赏 1(解析版).docVIP

2015年度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新题检测:专题07 古典诗词鉴赏 1(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度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新题检测:专题07 古典诗词鉴赏 1(解析版).doc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新题检测:专题07 古典诗词鉴赏 1(解析版) 1.(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登楼感怀①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4分) 【答案】 【小题1】在天地宇宙的经行中,他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华发苍颜的愁闷失意中,他感受到了归隐不得之愁;在晚来登楼的苍茫中,他感受到思归不得的乡愁;在岁月老去的无奈中也隐约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功成身退的期许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盛世不再的忧思。(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2】“漫”有随意、漫无目的之意。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楼,“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愁”张本。(每点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羁旅途中登高怀远类的诗歌,抒发的也是典型的情感:思乡之愁、家国之忧。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5届安徽明光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小题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小题2】“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颈联很明显是写景,从“惊暗鹊”“泣寒虫”可见景之寂寞与凄凉。然后结合全诗中“江乡故人”“梦里逢”“羁旅”“相留”可得出悲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炼字题的答题步骤一般是:解词+释句+手法+作用。“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漂泊在外的人都沉醉于饮酒,酒醉方能解千愁,大家相互挽留着不肯散去,心里只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又要分手。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本诗写一同在外漂泊的同乡故人聚会,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这就是“畏晓钟”的原因。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5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三期初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途经秦始皇墓 (唐)许浑 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帝。 【小题1】这首诗中“势入浮云亦是崩”熔铸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请结合诗歌一、二句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秦始皇墓龙盘虎踞,直入云霄,仿佛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的煊赫声势(1分),但一个“崩”字陡转,写出了秦始皇在位时的不可一世与覆亡的迅速,宣告了秦始皇的死亡和秦朝的灭亡(1分),极富讽刺性(1分)。 【小题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1分)。同样的青山秋草,路人只向汉文帝墓前参拜(1分)。汉文帝的仁爱谦和与秦始皇的残暴刚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1分)。 【解析】 【小题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