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人教版 古代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doc
古代诗词鉴赏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每小题8分)
基础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次韵东坡还自岭南①
李之仪②
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
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
天边鹤驾瞻仙袂,云里诗笺带海岚。
重见门生应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③。
【注】 ①写作背景:苏轼因新旧党争被发配岭南,元丰年间遇赦返京,作者在他即将归来时作此诗。②李之仪:苏轼门生,与苏轼感情深厚。③毵毵(sān sān):毛发纷披散乱状。
(1)诗中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苏东坡是一个乐观旷达、飘逸潇洒、年事已高的诗人。首联写苏轼被贬岭南,身处逆境,生活艰辛却甘之如饴。颈联是作者想象中的东坡,衣袂飘飘,鹤驾清风,很是飘逸。尾联写东坡雪髯霜鬓,人已老矣。
(2)由悲伤转为欣喜,又由喜悦回归悲伤。首联作者为东坡先生遭遇党争打击,需要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而悲伤;颔联、颈联为老师能够等来皇帝的赦免,重新返京而无限欣喜,自己想早日见到他,内心充满渴望;尾联作者想到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师生都已老迈,而感慨万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 该词创作于词人南渡以后。
(1)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下片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树干高大,枝繁叶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
(2)词人通过长夜孤枕难眠,雨打芭蕉之声的单调连绵和客居异乡的飘零处境,抒发了深沉浓重、凄凉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解析 (1)本题要求概括芭蕉树的形象特点。分析时主要立足上片中的形象描绘,结合词中“阴满中庭”“舒卷”等重点词句加以概括。
(2)本题问词人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也就是主要问词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此外,回答此题也一定要将词人抒发的感情表述出来。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 衷 情
(金)吴 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②。
【注】 ①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②华颠,头发花白。
(1)上阕中词人“不成眠”的原因是什么?与“残月照吟鞭”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不成眠的原因:夜寒;思乡心切;行至途中的兴奋与激动。
②词人因为夜不能寐,所以索性早起,在残月之下低吟、扬鞭赶路。
(2)①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人物传记(一)(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人物传记(二)(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名句名篇默写(一) (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名句名篇默写(二) (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小 说阅读(一)(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小 说阅读(三)(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小 说阅读(二)(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散文阅读(一)(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散文阅读(三)(新课标版).doc
- 2015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散文阅读(二)(新课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