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科技囚禁童年 孩子们还能玩什么?
被科技囚禁的童年 孩子们还能玩什么?
今时今日,以iPhone、iPad、Note II等为代表的智能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不仅深受年轻一代追捧,上至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下至刚学会说话的娃娃,都开始对其爱不释手。更有不少年轻的父母,将手机、平板作为玩具送给自己的孩子,好让他们及早享受科技的便利。
但是,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呆坐在一旁盯着屏幕,甚至还传出4岁女童玩iPad成瘾、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消息时,我们不禁大吃一惊——现在孩子们的童年,都被困在这小小的屏幕上了?
1、身边故事:当手机、平板成为孩子的玩具
说到这个话题,笔者想到了自己的表侄。
表侄自小就长得机灵、可爱,非常讨人欢心,不过由于父母经常在外面工作,平时都由他外公、外婆照顾。
在表侄5岁那年,表哥买了一台iPad 2。表哥非常喜欢打游戏,买了iPad后就立刻装了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越野赛车等各种游戏。他不仅每天回家以后玩,周末出外游玩、吃饭也随身带着。耳濡目染下,表侄也开始对iPad着了迷,不断缠着表哥教他玩。虽然表嫂一直不同意,但看着儿子不住地哭闹、发脾气,她也只好答应了。
慢慢地,表侄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不像从前那样活蹦乱跳、经常与邻居的孩子到公园玩,而是喜欢待在家里的沙发或床上,眼睛一直盯着iPad的屏幕,手指则不断在上面划来划去,并不时兴奋地叫喊;他的外公外婆叫他出来吃饭时,iPad依然不离双手,要老人家哄了好久才肯放下来吃饭……
久而久之,即使是亲戚聚会、到外面吃饭,他都喊着要玩iPad,而且不玩上半个小时都不罢休。虽然表侄仍然是那样聪明、伶俐,但看到他一碰到iPad就忘记了身边的一切,我自己的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如今,像表侄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父母都是追求潮流、接触数码的年轻一代,在他们看来,花几千块钱买智能手机、平板送给孩子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加上由于工作在外,他们平时很少在家里带孩子,于是除了年迈的祖辈,手机、平板就成为了孩子的“贴身保姆”。
诚然,与“80后”、“90后”相比,现在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加上应用商店里有着各式各样的软件,不论是用平板玩游戏,还是学单词、练口语,他们都比我们更快上手。
然而,这就应该是他们唯一的玩具吗?
2、一路走来,我们的童年都是怎样过的?
我们不禁想起那些年的日子——几十年间,陪伴我们童年的玩具,竟有着天壤之别。
笔者的不少堂兄弟都是70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远不及现在,买什么都要票,更别说外来的玩具了。所以他们当年最喜欢的,就是与邻居的孩子们DIY各种玩具——滚铁环、毽子、陀螺、豆袋等,都是做得最多的几种。
每到放学或者放假,从巷子到院子前的空地,都能看到男孩子成群结队地抛豆袋、弹石子、拍元宝,听到女孩子跳皮筋时念的歌谣,甚至和邻家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踢毽子……
虽然玩具都很简单,但是他们最享受的,是有许多小伙伴跟自己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分享当中的乐趣。
笔者属于80后的一代,那时从国外、沿海引进的玩具越来越多,颜色鲜艳、制作精致,非常吸引。除了铁皮青蛙,各种汽车、飞机模型,还有飞行棋、玻璃跳棋等棋类,以及各种积木、七巧板、华容道、魔方等益智游戏,都是当时同龄孩子中的挚爱。
当时我们喜欢约上几个同学,在课余时间拿出一副飞行棋,祈祷着骰子甩到6的那一刻;或是周末来到同学的家里,摆弄着各种各样的模型车和玩具小兵来一场大战,然后一起研究如何搭一座积木城堡,三五知己有说有笑,快乐地度过一个下午。
与此同时,像“俄罗斯方块”那样的掌上游戏机也开始流行起来。要是班上有谁带了一台,他的身边肯定会围着很多同学,大家按顺序排着队玩——因为在那时,一台游戏机也能成为“时髦”、“潮流”的标志。
也是在那时开始,大家心中想独占玩具的意识开始萌芽。不过,即使对游戏机再爱不释手,小伙伴之间仍然愿意相互传着玩,课间生活倒乐也融融。
而90后一代,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能买得起自己的玩具,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令玩具变得更电动化,最常见的便是四驱车、遥控飞机和发声娃娃。
小霸王、红白机等家庭游戏机也在这时进入到寻常百姓的家中,超级玛丽、魂斗罗、小蜜蜂、拳王等游戏更可谓是当时的经典。因为大多是双人游戏,所以当时除了自己玩,一般也会叫上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铁哥们、好姐妹,一起合作大通关。
再过了一段时间,电脑也开始逐步普及。虽然一般都是父母买回来工作用的,而且也不过是586、奔腾II级别的机器(在那时也算很好的啦),但由于父母一般把它锁到房间里,而且再三强调不许碰电脑,在好奇心和不服气之下,孩子们趁父母出门溜进房间“偷着乐”可没少干过,“眼观电脑,耳听八方”也成为了他们的一点共同回忆。
到了此时此刻,或者孩子们并未觉得有什么异样,但父母却发现他们出门越来越少,与伙伴的交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