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东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好题速递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3届东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好题速递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东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好题速递试题及答案

2013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元曲,根据提示完成赏析。5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①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②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③。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①乔吉,太原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病卒于家。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 ③缟袂绡裳:缟(gǎo)袂(mèi):素绢的衣袖。绡(xiāo)裳:薄绸的下衣。 本曲围绕“寻梅”, 情节一波三折,情感起伏变化。请结合全曲对此作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1分。 上 书 谏 吴 王 枚乘① (1)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②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 (2)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3)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4)泰山之霤③ 穿石,殚极之绠断幹④。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①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于是,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 ②三光:日月星。 ③霤liù:本指水从屋檐流下来,这里指山水流下山。 ④幹:通“榦”,指井梁 1.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 披:剖开,披露 B.弊无穷之极乐 弊:蒙蔽 C.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胎:基始,开始 D.渐靡使之然也 靡:通“摩”,摩擦 2.下列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 B.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作《师说》以贻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 D.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幹 则或咎其欲出者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3.下列各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开篇援引古代圣贤成功的事例,向吴王说明行“王术”的重要性。接着表白自己的忠心和劝谏的决心。 本文善于譬喻,用“千钧一缕”“累卵”等向吴王形象说明行造反之事的危害性。 本文对比鲜明,把“畏影恶迹”者、“抱薪救火”者及作者自己和养由基作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养由基的充分肯定。 本文正反论证结合,明示吴王只有坚持积累德行,不做背弃理义之事,才不会走向灭亡。这无不表现了作者对君王的忠诚和政治远见。 4.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译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