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泵站的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处理分析
泵站的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处理分析 目 录 1.泵站的使用与维护 2.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第一章 泵站的使用与维护 一、运行前注意事项 泵站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熟悉泵站性能,结构和原理的泵站司机操作。 泵初次使用,启动前应手动盘车,以确信各运动件无卡现象。电机应按规定方向旋转(如电机端箭头所示)。 先短时间启动电机使润滑油充满系统,检查油位计,如必要应添加润滑油。 新安装的泵应至少进行 30min空负荷动转,负荷运转时压力应按额定压力的25%逐渐升高,直至达到额定压力。 泵在最初动转的10S内无排液,应该立即停止电机转动,应检查泵吸液管路是否堵塞。(泵超过15秒钟以后仍无液体输出将会严重损坏柱塞密封)。 泵的柱塞腔压盖,液箱观察孔等禁止敝开使用,确保泄漏孔畅通。 泵运转下列时间段后应更换润滑油: 初次运转50h后; 运转500h后; 运转1500h后; 更换润滑油并清理磁过滤器组件,重新加入新润滑油。 采用压力润滑方式润滑,必须注意过滤器堵塞信号,应及时清洗及更换这滤器滤芯。 泵运行20S后如润滑油压力不能达到油压开关设定的最低压力值时,则泵不能正常启动。 二、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检查各连接部分的紧固件,特别是箱体剖面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各连接管路无损坏,连接处有无渗漏等。 检查柱塞密封。如密封渗漏达7升/时,则需更换新的柱塞圈;如滑块有明显润滑油泄漏,更换滑块处密封,检查其它各部位密封是否可靠。 检查润滑油油压表的压力值,泵刚启动时油压表指示可达1.72Mpa(250Psi),泵运转一段时间后润滑油油温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压力值可降到0.35 Mpa(50Psi),否则需调整。 检查吸排液阀的性能及润滑油安全阀性能,特别注意弹簧是否疲劳损坏。 井下更换,维修部件时,应注意工件器具的清洁,勿将煤粉矸石等带入泵体内。 泵根据使用情况,在20000h-25000h后,应升井检查和维修。以更换必要的易损件,调整和运动部位的间隙,恢复原有性能。 三、乳化箱的使用与维护 日常维护 在更换RMI自动配液液箱与箱外控制设备时,需首先切断电源与主供水源。 日常维护 检查液箱连接胶管和接头部位是否漏损。 检查乳化油室的乳化油油位,如油位于其中部位置,应添加乳化油。 检查进水过滤器,高压过滤以及回液过滤器是否有堵塞信号发出。 目视乳化液室液位计,检查液箱内的浮球阀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乳化油室与乳化液室的低油(液)位开关。 每月维护 检查乳化油(液)室盖板上的空气滤清器,确保基性能正常。 从乳化液中取样检查乳化液的浓度是否在3-5%范围。 新使用的蓄能器检查其充气压力,以防因气体泄漏而造成充气压力降低。 第二章 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一、泵启动后无液体流出或流量不足,压力脉动大,管路抖动厉害 1)吸入系统内空气未放尽 1)放气 2)柱塞密封损坏严重 2)检查、更换 3)进排液阀密封不好,泄漏严重或动作不灵活 3)更换、修复 4)进排液阀弹簧断裂 4)更换 5)吸液过滤器堵塞 5)清洗 6)吸液软管过细过长 6)调整 7)乳化液箱液位过低 7)加乳化液 8)蓄能器无压力或压力过高 8)充气或放气 9)卸载阀动作频繁 9)检查排除,恢复正常 10)卸载阀漏液严重 10)同上 11)吸液截止阀未打开 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二. 无压力 或压力不足 1)卸载阀、手卸阀或压阀密封不良 1)修复或列换 2)先导阀密封不良 2)同上 3)卸载阀调压弹簧断裂或疲劳 3)更换 4)主阀密封不良 4)修复或更换 5)压力表开关未打开或阀座变形、堵塞 5)打开、更换 6)排液管道开裂 6)更换 三. 柱塞密封 处漏液严重 1)柱塞组合密封圈损坏 1)更换密封 2)柱塞压盖固定螺栓松动或柱塞压盖密封损坏 2)紧固螺栓或更换密封 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四. 转动躁音大 撞击声严重 1)曲轴轴拐与轴瓦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1)更换或调整间隙 2)连杆螺钉松动 2)扳紧 3)泵内有杂物 3)清洗 4)齿轮加工精度低或齿面损坏 4)修复或更换 5)柱塞端部与承压块间隙加大 5)更换 6)泵体轴承损坏或精度差 6)更换 7)联轴器安装不对中心 7)调整 8)连杆衬套与滑块磨损严重 8)更换 9)吸液不足 9)检查吸液系统 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五.润滑油油温升高,发热异常 1)润滑油不足或过多,太脏或油质选取不符要求,粘度低 1)油质油量应符合要求 2)轴拐与轴瓦承压面接触不良或配合间隙太小 2)更换、调整间隙 3)连杆面与曲轴柄摩擦 3)检查原因并排除 4)两半联轴器间隙距离过小 4)调整 5)超负荷运行时间过长 5)调整负荷 6)泵的动转方向不对 6)按箭头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