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萧山区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与防控
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与防控
扶桑绵粉蚧又称棉花粉蚧,属半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害情况
扶桑绵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亦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棉株成片死亡。
二、扶桑绵粉蚧一般依据雌成虫外部形态进行初步识别。雌成虫的,腹脐黑色被有薄蜡粉在胸部可见0-2对,腹部可见3对黑色斑点。体缘有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4-5对较长。除去蜡粉后,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可见2条黑斑,腹部1- 4节背面亚中区有2条黑斑。
三、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卵产在卵囊内,产卵每囊卵150-600粒,且多数孵化为雌虫卵期很短,经3-9天孵化为若虫,若虫期22-25天,属于卵胎生。一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正常情况下,25-30天1代,一年可发生12-15代。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由于该粉蚧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四、传播途径
主要随花卉等寄主植物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低龄若虫可随风、雨、鸟类、覆盖物、机械等传播到健康植侏,也可随灌溉水流动而扩散。
五、调查要求
1、调查重点
(1)重点植物:大花马齿苋(太阳花)、芙蓉花、一串红、万寿菊、扶桑等花卉园林植物,棉花、辣椒、番茄、茄子、南瓜等农作物,以及牛筋草、苍耳、小飞蓬等杂草。
(2)重点地区:从该虫发生国家或地区引进寄主植物的地区。
(3)失管作物或不施药地。
育苗基地和绿化地带的太阳花为调查的重中之重。
2、调查方法
首先检查寄主植物幼嫩枝、嫩叶和幼芽,看有无白色蜡粉,再仔细寻找虫体。找到虫体后,根据形态牲,看是否为粉蚧;然后仔细观察虫体背面,看是否有黑斑。
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请立即向杭州市萧山区植物检疫站报告。
六、防控措施
1、严格检疫。严禁将带有扶桑棉粉蚧的种苗调往未发生区。
2、化学防控。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喷药,药剂可先用40%毒死蜱EC、10%吡虫啉SC或20%啶虫脒SP,每亩加15毫升有机硅助剂,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确保防控效果。
杭州市萧山区植物检疫站
二O一四年九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