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工 作 简 报 ? 第二十六期 省环保厅驻利川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组   2011年5月19日 牢记职责使命?扎根山区无悔 ----记省环保厅“三万”队员?李飞 他,再三请战要求加入“三万”工作组;他,恪尽职守带病坚守在“三万”一线;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让人感到可亲可敬。近日,在利川市召开的全市“三万活动”推进大会上,省、州、市驻利川的256个工作组的1000多名“三万”干部都记住了他的名字——李飞。 也许有人会问:“三万”活动到底要做哪些事?干部下乡又得到什么锻炼?群众对干部的印象怎样?正好,省环保厅驻利川工作组队员李飞同志真切鲜活的事例郑重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三封请战书 “‘三万’活动很光荣,光荣在于责任重;‘三万’活动很光荣,光荣在于能吃苦。今天3月20日,我终于实现了下基层到农村的愿望,已经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刚任工作队员,李飞就把这样的“战斗”目标写进了日记里。 2月下旬,正当省环保厅筹备“三万”活动之初,李飞主动请战,第一个向组织上递交申请书,要求加入工作组派驻农村。但是,由于考虑他的工作岗位相对重要的原因,单位选派了另一位年轻同志。然而,李飞并未放弃,再次向组织上呈交决心书,最终,被厅党组批准,增补为工作组队员派驻利川。 到农村后,李飞与工作组队员们一道,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不懈努力,日夜奋战在“三万”一线,带着省委、省政府对“三农”的深切关怀,带着环保部门的责任和使命,带着厅党组的信任和重托,带着“环保人”的优良作风,深入荆楚大地、武陵山区、土家苗寨,入驻利川市汪营、毛坝、都亭3个乡镇的白泥塘、夹壁、新河、农科、龙潭5个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脚印“印”到1619户农家的堂屋。 “毛主席说过,房子应经常打扫,不打扫会积满灰尘;脸是应经常洗,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平时我深入农村学习锻炼的机会太少了,犹如洗洗手、洗洗面;而这次到农村开展‘三万’有长达三个月的宝贵时间,将使自己得到全面的洗礼。有幸成为‘三万’队员,我倍感荣耀,我将珍惜在村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把这次到农村广阔天地里工作的经历,视作一生难得的受教育、受锻炼的重大机遇,不断总结工作,以利再战,提高修养,精益求精!”4月6日,李飞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期盼着在为利川农村服务中,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希望在落后地区的工作中,体会中国的国情和湖北农村的环保工作,这将为我今后的事业夯实基础,并磨炼我的意志。” 次日一大早,他就将连夜撰写的《申请继续驻农村工作的决心书》交给工作组组长李建,内容是向组织上请求在“三万”活动结束后继续留在利川参加省环保厅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这已经是他写的第三封“请战书”。 三双破鞋子 大山阻隔,挡不住干部心系“三农”的坚实步伐;山路漫漫,印下了他们情系乡亲的深深脚印……在夹壁、新河、农科等村,放眼望去,全是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乱石的渠滩、崎岖的山路。很难想象干部们是如何整天来回上下地访民情、同劳动。 “都是爬!”工作组组长李建有些豪迈地说:“由于山路陡峭,鞋底磨得厉害,鞋子都断底和裂边了,这三双破鞋都是李飞同志到农村来工作锻炼的见证。” 5月19日,省“三万”恩施片区督导组来到利川检查工作,在省环保厅工作组租住的农屋内,这三双破鞋给检查组领导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多月的60多个日日夜夜,李飞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连续奋战、不畏艰险。他去茶杯换水壶,去西装换便装,去皮鞋换球鞋,去皮包换布包,身入心入、入乡随俗,彻底转变工作角色,受到基层干部农民的普遍欢迎。 他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循名责实,严谨自律,自我加压地遵循“5+2”(5个工作日加上2个双休日不间断工作)、“白加黑”(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汇总民情和编辑工作简报)、“晴加雨”(不论晴天还是雨天,绝不影响工作进度)的工作准则来约束和要求自己,用智慧和爱的力量,诠释着一名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品貌。 在白泥塘村,3月22日的一场雨雪,让本来就坑洼不平的7组道路变成更加难行,李飞在进村入户途中见此情形,立即带领村干部一道搬来石块填平部分路面。当天,他的鞋袜全部湿透了。 在夹壁村6组的山坡农田里,65岁的村民黄生觉、向月红夫妇正在趁着春耕时节整田垄、盖地膜、栽幼苗。李飞路过此地,立即放下水壶、脱下夹衣、拿起铁锹、大干农活。几个小时下来,一垄地种满了幼苗,虽然闻到身上有阵阵汗馊味,但是他的内心可是“甜的”。通过劳动,他既学到了栽种幼苗的技术要领,更感悟到劳动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 在夹壁、新河、农科等村,为了到一家偏远农户家中走访,李飞经常要走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山路。在途中,每当看到农民春耕忙种,李飞都会停下来,与农民一同干农活。 4月中旬,随着气温的回暖,梨花竞相开放。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龙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