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规范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防护装置 3.2 固定式防护装置 3.3 活动式防护装置 3.4 可调式防护装置 3.5 联锁防护装置 3.6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 3.7 防护装置的关闭状态 3.8 防护装置的打开 3.9 工具 3.10 工具的使用 3.11 进入频次 4 风险评价 5 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5.1 机器方面 5.2 人员方面 5.3 防护装置的设计方面 5.4 防护装置的制造方面 5.5 材料的选择 5.6 密封性 5.7 抗腐蚀 5.8 抗微生物 5.9 无毒 5.10 机器的观察 5.11 透明性 5.12 频闪影响 5.13 静电特性 5.14 热稳定性 5.15 可燃性 5.16 降低噪声与振动 5.17 防辐射 6 防护装置类型的选择 6.1 通则 6.2 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或防护装置与其他装置的组合 6.3 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 6.4 根据要求进入的性质和频次选择防护装置 7 其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考虑 7.1 攀登 7.2 保留紧固件 7.3 抗振 7.4 警告标志 7.5 颜色 7.6 美学 8 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 8.1 通则 8.2 冲击强度 8.3 安全距离 8.4 密封性 8.5 噪声 8.6 防护装置的操作力 8.7 可视性 9 使用信息 9.1 通则 9.2防护装置的危险 9.3 安装 9.4 操作 9.5 防护装置的拆卸 9.6 检查与维修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4120: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帮助选择针对移动部件产生的危险的防护装置的指南 附录C(规范性附录)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的指南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4120:2002《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14120: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本网采用蓝色字表示)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资料性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文本结构一致,但由于增加了附录A,因此国际标准中原有的两个附录的编号在本标准中依次改为附录B和附录C。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SO14120:2002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ISO14120:2002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ISO14120:2002的引言; 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以指导使用; 本标准代替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和GB8197-1987《防护屏安全要求》。 本标准与GB8196-1987和GB8197-198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不仅包含防护罩、防护屏,而且包括各类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由于结构不同,可以是壳、罩、屏、门、封闭式防护装置等(GB8196-1987和GB8197-1987的导语;本版的1); ——全部术语和定义均为新增加内容,以使其与现有采用ISO标准的其他涉及机械安全的国家标准协调一致(GB8196-1987的1和GB8197-1987的1;本版的3); ——增加了风险评价方面内容(本版的4); ——设计制造要求方面增加了密封性、抗腐蚀、抗微生物、无毒、机器的观察、透明性、频闪影响、静电特性、热稳定性、可燃性、降低噪声与振动、防辐射等方面的要求(GB8196-1987的2和GB8197-1987的2;本版的5); ——增加了防护装置类型选择方面的规定(GB8196-1987的2.4;本版的6); ——增加了防护装置的其他设计制造规定:攀登、保留紧固件、抗振、警告信号、颜色、美学等方面的要求(本版的7); ——增加了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要求(本版的8); ——增加了对防护装置使用信息方面的要求(本版的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施化文、石俊伟、王亚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本管道标准规范.doc
- 日本钢铁标准规范(jis steel standards).doc
- 日本齿轮标准规范.doc
- 日标jis法兰标准规范.doc
- 日标jis法兰标准规范1.doc
- 日照分析报告标准规范格式.doc
- 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规范.doc
- 昕晔监理有限公司安全检查标准规范.doc
- 星光企业评价标准规范.doc
- 易燃易爆验收标准规范.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