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孜尔石窟供养人壁画制作过程和技法特点
克孜尔石窟供养人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法特点
2011-4-2 16:21 |作者: 王敏 贾小琳 |来自: 佛缘网站
克孜尔石窟供养人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法特点
王敏贾小琳
摘要:克孜尔石窟内供养人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法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新的视角分析了供养人壁画的整体制作过程,并总结了以“涂”、“绘”、“染”和“点”为主的四种不同设色特点。其中首次提出了“凹凸平面式”造型方式的观点,并予以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供养人;壁画;技法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
关于克孜尔石窟总体壁画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以论文的形式予以了探讨。如苏伯民等人发表的《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研究》和王征发表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形式》等文章,专门分析了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的特点,及壁画的一般制作过程和技法。本文试图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克孜尔石窟供养人壁画的技法和特点展开进一步分析,以加深对克孜尔石窟壁画造型技法的研究。
一、一般制作过程
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制作过程,王征将其分为泥层制作、制稿、着基本色、壁画细致绘制和最后完成阶段五个总体阶段。苏伯民等人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泥层分为三层:“即在开凿好的洞窟墙壁上,先抹上一层胶泥,为泥地仗层;在泥地仗层上涂一层白粉层;然后在白粉层上作画,为颜料层。也有一些壁画直接将颜料层绘于泥地仗上,泥地仗分为细泥层和粗泥层。”[注:参见苏伯民、李最雄《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研究》一文,《敦煌研究》,2000年第1期,第73页。]壁画底子的过程基本如下:“在开凿好的洞窟岩体壁面上将壁面凿平,并留下密集的凿迹,这样有利于泥层与岩体结合的牢固。壁面掩体处理后,将加有麦草的泥和好上墙。从洞窟的实际情况来看,克孜尔石窟泥层中未加入动物毛。泥层所用的是本地的土,其中红土含胶较多。泥层的厚度在1至2厘米左右,待这一层泥和好后,再上一层细泥。有些窟中用与底层泥不一样的泥,如第81、114、171等窟,这层泥用偏绿的土制作。这层泥较薄,一般在05厘米左右,并且麦草较少,上墙后处理的较平实光滑,以便利于绘画。待泥层做好后,再在上面着白色底料,白色底料一般为石膏。”[注:参见王征《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形式》一文,《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第35页。]需要指出的是,在石窟墙壁上凿平后留下的凿迹,应当是专门凿出为“挂”泥层而做的处理。从形状来看,凿迹都为长条状并呈基本一致方向分布。而王征认为有些窟中使用的偏绿较薄的(细)泥层,和随后加上的白色底料的这种壁画制底方法,与欧洲传统湿壁画使用泥灰(plaster)制底的手法相一致。在《艺术词典》中,泥灰是:“一种塑性材料,干燥后变硬,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其主要成分包括石灰石、沙和水并在其中添入毛发以增加强度。它被用来涂布室外或室内的墙壁(有时用来作为湿壁画的画基[ground])。”[注:参见[英]爱德华·露西·史密斯着,殷企平等译《艺术词典》,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8页。]而细泥灰(stucco)词条解释为:“快速凝结会变硬的韧性材料,它与泥灰不同。细泥灰是由石膏或熟石灰和沙、水强化混合而成(有时也加葡萄酒等慢干剂,以减慢凝固时间,以便一次能铺较大面积)。这种技术早在古代已为人知,在16世纪被重新发现,此后从意大利传入奥地利及欧洲的其它地区和北美洲。”[注:参见[英]爱德华·露西·史密斯着,殷企平等译《艺术词典》,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5页。]在壁画的制稿阶段,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轮廓是以制好的粉本为基础,通过色包拓稿将形象转移到墙体上。关于粉本的拷贝方式,王征认为克孜尔石窟的壁画是将粉本:“放置在结实的纸上或布上面,然后用点燃的香等,在纸或布上按着图稿的线点扎细密的孔制成粉本稿,这样就将稿子放到墙上了。”[注:参见王征《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形式》一文,《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第35页。]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壁画制作中被称为“漏稿”。其中,放稿的粉本材料可能为纸质,中原地区纸的出现保守时间也在东汉时期(东汉蔡伦发明纸在公元105年),况且《辞源》第四册中有:“伦(指蔡伦)曾总结前人经验,始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造纸,世称‘蔡侯纸’。”[注: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四),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10页。]也就是说在蔡伦之前,已经有了初步的造纸技术,克孜尔石窟的开凿时间也是在蔡伦造纸技术出现以后,况且布在起形和壁面上平展的效果不会比纸理想。因此,本文认为克孜尔石窟用布做为粉本材料的可能性不大。克孜尔石窟用粉本转移图像轮廓的方法,基本经过这样的过程:首先,是将在纸上完成的画稿,用针或针状工具按形象轮廓扎出连续紧密的小孔;其次,在将纸用水润湿后平整地贴在做好底的壁面,并趁湿用有色的粉包扑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年龄宝宝选择不同积木玩具.docx
- 与动物有关成语英语集锦.doc
- 世界上最全防醉酒.doc
- 世界上最贵十幅画.doc
- 世界著名四大吝啬鬼.doc
- 中医治疗乙肝心得.doc
- 中国人不可不知道百科知识.doc
- 中国古代师德规范.doc
- 中国古典诗词美感与表达12.doc
-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原料瓶颈.doc
- 2025福建德化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河南潢川县第三水厂操作工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山东桓台县金海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考试有关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山东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会昌县独好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山东东明县县内部分企业高层次人才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浙江台州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央企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山东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上海新松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