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宁波某学校的王老师受到舆论热捧。起因是要换同学不成的A 同学举报了违规带零食的B 同学,王老师对于告密的学生,不但没鼓励,还让B 同学当着A 同学的面吃掉了零食,算是一种冷处理。我要给王老师点个赞。一个老师,无论学识怎样,起码应该是非清晰,不能糊涂,也不能含糊,王老师做到了。。
学生发现有同学违反校纪校规,向老师报告,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但老师接到这样的举报应当慎重,不宜过度鼓励。
很多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向老师报告其他学生的问题,这样教师相当于有了自己的“线人”,背着教师的那些违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和约束。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能够使教师更早也更容易掌握学生动态,从而因势利导。但是,且慢,这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甚至南辕北辙,戕害掉一些学生。
何以如此? 从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奖赏而积极举报时,可能对他的人格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检举而获益相当于赋予了那些举报者以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成为拿捏或要挟其他同学的把柄。权力心理学的研究提示了,权力会使权力者异化,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甚至还只是儿童,不恰当的权力赋予会损害他们的人格发展。
另一方面,从社会性发展看,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功课,还要在师生、同学的交流互动中修习品行。一个热衷于举报其他学生的学生,必然会破坏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友好相处,很容易人为地将一个集体中的学生们分为两派,教师如果偏袒其中一派,对于后一派学生就相当于是隐性的排斥。一个班级里只要有几个告密的学生,整个班级就难免人人自危,学生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戒备。
更恶劣的是,将告密作为一种拿捏同学的武器,谋取个人好处。这是比私带零食到校性质更为恶劣数倍不止的道德败坏行为。甚至社会缺乏信任,人们道路以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鼓励告密造成的不良风气。
既要了解情况,又不能培养“线人”,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办?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下面几点建议或许能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
首先,教师应当对于鼓励学生举报什么样的不良行为区别对待,并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有些不良行为,例如一些学生霸凌欺辱其他同学,旁观的学生冒着一定的风险向教师报告,这当然是值得鼓励和表彰的。但是,如果是涉及学生个人隐私范畴的行为,像有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偷偷带零食到学校,只要他不是公开地炫耀,那么即使有获悉的学生报告,教师也不宜鼓励,更不宜表彰。简而言之: 涉及学生之间侵犯权利的不良行为,当然应当鼓励举报,因为这关乎人与人的平等; 而只是学生个人私下的某些人之常情但又违规的行为,不鼓励举报。
其次,举报不应该成为一种权力。教师对类似这类的行为一定要旗帜鲜明,零容忍,这种挟带私货的告密是应当明确反对的道德劣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学校教育的教师,哪怕是高中,甚至高校的教师,都不认为学生能够自治。其实,鼓励学生自治,支持并引导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远比评判和奖惩更能够促进学生成长。
从道德心理的发展来看,学生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正好是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路径,该放手放手,逐渐让学生学会自已管理好自已; 该严格严格,教师的权威体现在反对任何学生之间侵犯权利或者不平等现象上。
所谓的学生自治,换种方式来表达就是,让教师成为学生自我管理时可以信任、援引和依赖的权威资源,而不是像现在中国大多数学校教育的那样,教师在在班级管理时把部分学生当作方便管理的工具。
总之,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有正义感,但不能培养“告密者”。
(摘编自唐映红《教育孩子有正义感,但不要“告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老师受到舆论热捧的原因是没有过度鼓励告密的学生,相反还对他进行了冷处理。
B.学生向老师报告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这样会我害掉一些学生,影响他们人格发展。
C.把举报当做拿捏和要挟其他同学的资本,这种告密行为应当是明确反对的道德劣迹。
D.告密这种行为势必会造成权力者异化,社会缺乏信任,人们道路以目的不良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把王老师处理学生的事件材料作为正面论证的事例,通过分析,引出本文的中心话题。
B.文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鼓励学生举报行为的影响和意义,但侧重从消极的方面来分析论证。
C.在论述鼓励举报对学生的戕害性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8 分类讨论-冲刺2018中考数学之八大能力考点大揭秘(解析版).doc
- 专题08 连词(练)-备战2018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
- 专题08 连词(讲)-备战2018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doc
- 专题07 几何图形动点运动问题(解析版).doc
- 专题08 连词(讲)-备战2018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
- 专题08 钠及其化合物(第01期)-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解析版).doc
- 专题08 钠及其化合物(第01期)-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原卷版).doc
- 专题09 力和运动(第02期)-决胜2018年中考物理名校试题分项汇编(江苏特刊)(原卷版).doc
- 专题07 压强和浮力-备战2018年中考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四川版)(解析版).doc
- 专题09 动词(短语)辨析(练)-备战2018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
-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图片版).doc
-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图片版).doc
- 云南省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原卷版).doc
-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图片版).doc
- 云南省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解析版).doc
- 云南省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数学(一)(原卷版).doc
- 云南省保山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最近下载
- 小学一年级拼音天天练(可打印).pdf VIP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pdf VIP
-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学计划.docx VIP
- 混凝土建筑物裂缝观测.pptx VIP
- 云南省中职职教高考烹饪类职业技能考试样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五语上53单元+专项归类复习.pdf VIP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66课时).pdf VIP
-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7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教师礼仪(第二版)》课件全套 袁涤非.pptx
文档评论(0)